第一章(第2/3页)

车开到镇上。凡虎来电话了。说他妈在镇上二叔家吃席。二叔买不起县里的房子,在镇上买了一套。按照风俗,办席多少能敛点钱,二叔不会放过这机会。挂了哥的电话,凡雁打给老妈,她停好车,在集镇上转悠,等老妈出来。她懒得去二叔那儿,人多,嘴杂,一去少不了被盘问。凡雁看红茶不错,称了一斤,八十块钱,又买了点茵陈留着泡水。窦城喜欢的。窦城身体不算好,爱养生。给自己的则是十多块钱的面糖。她小时候就喜欢吃。麦芽糖做的。约莫两点钟光景,她老妈出来了。凡雁招手,老人走过来。凡雁妈是典型本地乡村妇女的装束。黑裤子,花衣裳,最重要的是手上、耳朵上都有金饰。凡雁妈是短头发,身材壮实,眉毛总是皱着,因而显得心事重重。车门刚开,凡雁就能感觉到老妈的气场不对。凡雁笑着劝:

“别老生气,对身体不好。”她妈:

“知道你二婶去年挣了多少么,哼哼,二十万,养蚕挣十万,去平阳打工挣十万。”

平阳是浙江的一个地方。他们这块不少人在那儿做工。车开了。她妈愤愤然:

“我是一步都动不了。”凡雁仍旧带笑容:“真那么缺钱?”她妈:“缺!”凡雁:

“缺多少,我给补上。”她妈:

“我就觉得一辈子我窝囊,你妈比谁差。”

凡雁不说话了。的确,她也觉得老妈窝囊。嫁给她爸,半辈子肠子没抻开过。她爸打年轻身体就不好,挣工分的年代,全靠她妈上前,现如今流行打工,她妈也出不去。老头子一天也离不开人。可问题是,这就是她妈的命。结婚生子,开枝散叶,大半辈子都过来了。还能怎么变。偏偏她妈这好强改变不了。凡雁左手开车,右手朝后捞,把那化妆品袋子拽过来,拿给老妈:

“用着特别好。”

她妈怀抱着,瞅那包装盒,读出玻尿酸三个字。凡雁:

“就这东西好,对皮好。”

她妈得了礼品,暂且不闹腾了。从镇上到村上,开车十分钟,凡雁没顾上问家里的事,车子就停到屋场前了。她妈下车,帮着往里拿东西,又吼一嗓子。乡下人嗓门大。一出声,屋里就出来三个孩。个子最高女孩是凡虎的二女儿翠翠。男孩是凡虎的儿子相南。最小的女孩是凡虎大女儿小芳的女儿丹丹。所以按辈分儿论,这三个孩子,两个是凡雁的侄辈,一个是孙辈。翠翠相南叫她姑。丹丹得叫她姑奶奶。果然到跟前,丹丹就叫错了。其他俩孩叫姑,她也跟着叫。凡雁妈纠正:

“她是老姑奶奶。”丹丹:“老姑奶奶。”

孩子遵命叫了。姑奶奶就姑奶奶。凡雁不喜欢“老”字。她知道自己不年轻了,何必耳提面命。屋门大开着。这也是老家的习俗。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开门。直到晚上睡觉前才关。冬天亦如是。乡下人喜欢串门。不知什么时候

就有邻居过来站一会儿。下午,凡雁家照例有桌麻将。今儿凡雁妈到镇上吃

席。蠲了。屋子是二层小楼,顶上贴琉璃瓦。这种顶是政府统一要求。为了最美乡村建设。楼是一零年左右盖的,凡雁出了八万。算是贡献巨大。凡虎表示过多少次,家里永远有凡雁一间房。其实凡雁哪在乎这些,别说一年回不来几次,就是回来,又怎会缺了房子。她在县城还投资了一套。买的时候三十万,现在涨到七十万了。她在乎的是跟哥哥的感情。

夕阳西下。这屋子朝西,房门口金灿灿地。从门里朝外望,山峦的剪影跟女人的曲线一般,特别温柔。嫂子储荷拿着扫帚迎过来,跟凡雁打招呼。她刚把羊赶进圈儿,身上还有股骚味。但凡雁不觉得讨厌。六畜之中,她最喜欢羊,因为只有羊没恶相。家里的这两只黑山羊,过年要杀一只。凡雁问:

“哥呢”。储荷:

“到队里去了,马上回来。”凡雁:

“爸呢。”储荷:“屋里呢。”

凡雁往里走,大厅里头隔着的小客厅,她爸正坐在那儿看电视。还是瘦。她爸这辈子就没长过肉。前年小中风后,更是懒言。但抽烟却很凶。凡雁把带回来的烟递给她爸。她爸笑呵呵地。什么也多问。就又静止在电视机前了。天黑之前,凡虎骑电动车回来了。到队里办完事,他又去镇上割了肉。蔬菜家里种,肉除了年下杀牲畜,平日都得自己买。凡雁回来,少不得做顿好的。凡虎和储荷一阵忙活,端出了酸菜猪肚、山笋腊肉等几道菜。都是凡雁爱吃的。凡雁把礼物分了。众人皆欢喜。凡雁奇怪,到家居然没人问窦城的去向。省得她交代了。饭吃到一半,凡雁才想起少了个人,她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