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发酵(第2/5页)

客厅有一只猫,说不出什么品种,但很可爱,懒懒地窝在沙发边,看到孟秋来,抬起脑袋看了一眼,又趴下去。

屋主的性子很不拘小节。

孟秋和女人聊了几句,知道她叫薛翊。

薛翊看她对猫有点好奇,把它抱起来放沙发上,挠挠它的头,“这是我前夫的猫,他回国就扔给我了。”

孟秋有些讶异,她居然毫不避讳,洒脱极了。

薛翊打量了下孟秋,一笑,唇钉也晃起来,“你这嫩生生的样儿,难怪小偷盯你,我都看他跟你好几条道了。”

她那会儿忙着找路,那人走路没声音,丝毫没察觉。

孟秋摸摸鼻子,“我一点都没感觉。”

她问薛翊:“你是燕城人?”

薛翊摸着猫,“这都被你听出来了。”

“但我不是,前夫是,那儿的人说话方式太有传染性,稍不留神就被带跑偏了。。”

她打量她,“你年纪不大吧?一个人来留学?没报语言学校之类?”

孟秋见小猫可爱,毛软乎乎的,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她走得太久,脸冒汗,红扑扑的。

“也不小了,下半年都念大二了。”

“不过在这里确实不认识什么人。”

薛翊觉得稀奇,“一个朋友都没有?”

中国人可是最爱扎堆儿的。

“也不是。”她还是认识邵桐的。

薛翊挺热心地双手合掌拍了下,“我瞧你也没什么事儿,前面就一大广场,全是鸽子,没什么好看的。”

“我带你去认识些人,我也很久没去那个地方了。”

孟秋后来问薛翊,为什么见第一面就对她这么热情。

薛翊说,不管你信不信,世界上就是有眼缘这回事儿。

小酒馆在现代美术馆附近,装修用的大色块,颇有艺术风情,老板是中国人。

他们进去的时候里面的人正在弹吉他。

很艺术生刻板印象,主唱留了条小辫。

薛翊和他们很熟,挨个撞肩拥抱。

孟秋介绍自己时用了“梁舒玟”这个名字,这还是她第一次说,有点拗口。

薛翊剥瓜子,兴致冲冲地和孟秋说:“这家店老板算老华裔了,很热心,常帮中国人的忙,过年过节他还偶尔找几个网红音乐人举行活动,发点月饼糖人什么的,不收门票,来打卡的不少。”

“以后你也能常来坐坐。”

孟秋点点头,问了句傻话:“不亏钱吗?”

薛翊噗嗤笑了,“我瞧你挺正直的,怎么也问这个。”

“像他们老华裔啊,大都有自己固定资产,开这些小酒馆什么的,都不图赚钱,纯情怀。毕竟有个像样的根据地,还能见着几个中国人,外边儿可都是老外呢。”

她喝汽水,意味深长地咽下,“这儿啊,像家。”

孟秋看向她,茶棕色的眼睛里,飘着归根不了的叶。

很震撼。

孟秋初来乍到,里面这些唱歌弹琴的都围了过来,有种终于逮着人说故事的兴奋感。

他们先说了些奇葩当地人的轶事,又吐槽了奇葩天气,说下雨下得人都成雨了。

后来有一个说:“以前我们华人圈有个学长,是个神人。”

孟秋禁不住吊胃口,顺着话头问:“怎么个神法?”

绑辫子的那个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笑道:“胖子你又来,有完没完,每次撩小姑娘都用这招。”

胖子不搭理他,继续说:“那个学长非常出挑,长相成绩都是,真人很有魅力,不过我也是听说,没接触不清楚。”

“他刚来留学那会儿,有个小国家的公主天天对他围追堵截。”

孟秋有点惊讶,“真公主?”

胖子煞有介事地点点头:“真公主,欧洲皇室讲血统的那种。”

“她把那个学长缠烦了。”

“终于有一天,学长把人挡了,语气挺不耐烦的,说,我不是唐三藏,没法让你长生不老,别堵着我。”

“那个女生就问,什么是唐三藏。”

“他懒懒说了句,唐三藏都不知道啊?那可能有点文盲,我不喜欢文盲的。”

孟秋听愣了。

她可能和赵曦亭缠久了,这作风和语气,她竟然代入他想象出了画面。

他说他在哪儿读的研来着。

好像是英国,就不知道是不是在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