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袁绍之谋(第2/3页)

公孙瓒确实善战,但这个人为了往上爬,着实有些狠劲与疯劲,让人颇为忌惮。

袁绍仍记得前几年听到的消息——为了夺取军功,公孙瓒仅仅带了十几个骑兵,就敢冲到鲜卑人的大军中厮杀。

这种不要命的狠劲与疯劲吓退了鲜卑人,将他们成功逼退,也让公孙瓒一战成名,名扬边塞。

如果可以,袁绍实在不想招惹这么一个疯子。

逢纪知道袁绍在惧怕什么,当即开解道:

“公孙瓒再如何厉害,如今的他也并非幽州的话事人。有刘虞这个幽州牧在,公孙瓒就像是脚边绊了一条麻绳的恶犬,即使吠得凶一些,终究不能越界。”

逢纪的话极具蛊惑力,袁绍被说得心生动摇。

谋士郭图一看到袁绍的表情,就知道局势要糟。

帮袁绍拿下冀州,这可是天大的功劳,怎么能让逢纪拿去?

谋士郭图心中暗暗焦急,频繁地往谋士荀谌的方向递眼色。

然而,不知荀家人是否都是这么温缓的性子,荀谌仍然不紧不慢,姿态优雅地坐着,看上去在发呆,实际上也确实走了神。

——他竟然一点也不在乎?

郭图深感不可思议。

同为袁绍的谋士,他们几人有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别看平日里他与逢纪勾肩搭背,互道兄弟,实际上,他们早就想给对方埋刀子,用排除异己的方式,成为袁绍最器重的首席谋臣。

逢纪和许攸都是南阳人,而他和荀谌是颍川人。

南阳对颍川,谋士之间,根据出生地划分派别,彼此抱团,那可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可郭图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分到的“队友”竟是个面团似的人,不争也不抢。

很多时候,他都想摇着荀谌的肩,质问:难道你们荀家人都这样——长着最好看的脸,做着最温吞的锯嘴葫芦?功名利禄全都不放在心上?

郭图心塞,为了前途而焦急,却不得不孤军奋战。

袁绍来自四世三公的袁家,名门望族出生,本身又极有名望。他将来必成大器,会有无数智计高绝的谋士争先恐后地前来投奔。

如果自己不趁早收拢袁绍的心,成为他倚重的心腹,将来更难出头。

郭图当即趋步向前,走到袁绍身旁:

“若公孙瓒借机谋划,弃了幽州,夺取冀州,那可如何是好?”

见袁绍皱眉,郭图捏着袖中的密信,眼中多了几分坚定。

他前几日收到一封来源不明的密信。这封密信虽然记载了能帮袁绍夺取冀州的妙计,但因为没有署名,让他心中不安,不敢取用。

原本郭图还有几分犹豫,但他现在已经顾不得了。

绝不能让逢纪帮袁绍夺下冀州。

“我有一计,可助主公拿下冀州。”

袁绍颔首:“公则请说。”

“引青州黄巾贼进入冀州,让清河、安平等地陷入兵乱,一旦乱了冀州的局势,我们便可趁机逼迫韩馥退位。”

袁绍一双凤眼蓦然睁圆:“岂可如此?”

“张角已死,黄巾贼不过是一盘散沙,乌合之众,不足为惧。主公既然要借助外力,与其招惹难缠的公孙瓒,何不利用黄巾贼?”

袁绍久久沉默,片刻后,从怀中取出一块写满字迹的缣帛:“陶谦也劝我将青州的黄巾贼引入冀、兖二州的州界,用以胁迫韩馥让位。”

说罢,他轻嗤一声,

“我焉能不知,他这是不堪青州黄巾贼的骚扰,想让我将祸患主动东引。”

一听这话,郭图不敢吱声了。

“都出去吧,让我独自一人好好想想。”

郭图随着众谋臣离开,深感惋惜。

看来袁绍这次不会采纳他的计策,逢纪胜了一筹。

郭图本已心灰意冷,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半个月后,青州黄巾贼竟如洪水般,涌入兖州、冀州的州界。

兖州首当其冲,东部、北部各县城被黄巾贼恣意劫掠,不堪其扰。

兖州牧刘岱大怒,不顾属下的阻拦,亲自带领部队征讨黄巾贼,却意外死在乱军之中。

兖、冀二州士人哗然失色。兖州军在对战中几次失利,又失去了统领者,民心涣散,在黄巾贼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州府的官员在济北相鲍信的提议下,请曹操担任兖州牧,入主昌邑,共抗黄巾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