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靖世仁主 清风夜话(第3/7页)

偃师大军这时若是冲杀,虎牢一方,只剩交出背身、然后在混乱中遭受屠杀这一个结果。

好在

偃师众将立刻令手下人收好兵器,除了外围不断有人逃跑之外,城中逐渐安稳。

杜伏威经验十足,命人接管虎牢关,再处理降军,掌控成皋城。

做这些繁琐之事时,老杜古板的脸上竟露出笑容。

东都、偃师、虎牢,三城都已拿下。

加上南阳与淮河以北区域,中原大部已定。

杜伏威、单雄信等人忙前忙后,周奕得闲,找来了裴家父子问话。

二人将李密在虎牢关的布置,详说一遍。

关城主帅议事大殿内。

周奕听了半晌后,明白了这父子二人的处境,虽是虎牢守将,但权力并不全在他们手上。

那些李密的亲信,受过精神暗示,不仅不听调遣,更有监视作用。

这作风很李密。

他背刺别人,也就担心被人背刺。

“当下谁在荥阳管事?”

“管事之人是李密,但他并不露面,由王伯当领军,魏征理政。”

“他本人是否在荥阳?”

裴家父子对视一眼,都摇了摇头。

裴仁基带着敬畏之色看了主座之人一眼:“天师,我已许久没见过他。在荣府寿宴之前,他曾在偃师露过一面,之后便只听其令,不见其人。”

“想必,他是在躲着您。”

一旁人裴行俨很认可老爹的话。

想到虎牢关下那大战的一幕幕,李密不躲才怪。

周奕心中有数,看向二人:“你们俩有何打算?”

裴仁基与裴行俨一起拜倒,由老裴开口,带着诚惶诚恐的语气道:“我父子二人乃败军降将,何谈打算,无论天师怎么安排,我们都奉命遵从。”

他们没等到周奕说话,忽听一道女声。

“你们与颍川一地的守将是否熟悉?”

“是的。”

裴仁基赶忙道:“那边的几位守将曾与我一样,在汉王杨谅王府做侍卫。”

他说话时,用余光看了说话的姑娘一眼。

首次见到有人在天师说话时插口的,心知大不简单。

周奕顺势说道:“你可有把握收服颍川?”

裴仁基道:“裴某戴罪之身,愿为天师夺得颍川,倘若不成,提头来见。”

周奕微微点头,带着一丝追忆道:“我北上时路过颍川,此地除却一些匪患,还算平静。你夺得颍川之后,莫要扰民,再将匪患根除。”

“安排妥当,再说与杜将军。”

“是。”

裴仁基与裴行俨带着一丝惊异眼神告退。

一直退出议事殿很远,他们脸上还带着几分不敢置信。

“爹,这”

裴行俨惊疑道:“天师行事与李密如此不同,我们这才投降,他竟信任叫我们去夺颍川。”

裴仁基轻叹一口气:“我儿,这就是天师扶摇直上,而李密走向衰落的原因啊。”

“今日可见,天师堂皇正大,昭昭之明。而李密蝇营狗苟,使得群蚁附膻,二者天差地别,不可相较。”

“他已不必对我们谈信任,因为有底气使人不敢背叛,是不是这个道理?”

裴行俨先是点头,又琢磨起方才在议事殿中听到的话:

“我观天师在虎牢关下的杀戮手段极为渗人,可对我们的叮嘱,与他的武道杀伐大有不同。武道是贴合心境的,高手更是如此,为何与其行事不符?”

“大错特错。”

裴仁基手抚长须:“我早听江南传言,道其仁厚,起初不信,只因江湖厮杀之事多与他有关,刻下亲身经历,方知传言不假。这可是好事啊。”

“开皇初年,我在文帝身边,直至今日,一步步看着大隋衰落,靖平乱世,休养生息,需要一位仁主。”

裴行俨应声附和,又与老爹商量起颍川故旧。

接着,忽又好奇一问。

“方才出声的那位,爹可认出是哪家的?”

“不知。”

裴仁基也很重视,他低声窃语:“定是未来的一位娘娘,过一段时日再寻人打听,既知我们与颍川的关系,有可能来自东都大族。”

二裴谈话时,周奕与小凤凰出了议事殿,寻到杜伏威、单雄信了解关城情况。

杨庆、宋蒙秋等人前来通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