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四大宗师 幽谷离情(第4/7页)

没等她拒绝,周奕多说了一句:“功力够高,便能永保青春。”

石青璇听罢,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没接这茬,似乎并不在意他说的话。

周奕也没办法,与她在罗汉堂又逛了一圈之后便离开了。

大石寺这边交给范帮主他们负责。

周奕先一步返回川帮总舵,在自己的住处打坐调息。

这一战斩杀席应,并未叫他生出骄狂之气,反倒多了一份谨慎。

在开打之前,没能想到席应有这份战力。

他连续打坐三日,极守静功。

然而,外界却已是沸沸扬扬。

天师斩天君的消息遍传巴蜀,二人的战斗场景,更是被在场的江湖人生动描绘。

许多没到场的人,起初还有些不信。

因为天君塔上的战斗,已是超乎认知。

但是现场观战之人实在太多,这么多人亲眼所见,众口相传,不信也不行了。

在一些江湖名宿的分析下,人们才逐渐明白这一战的恐怖。

眉山郡绥山派掌门人龚平当时就在场,他道出一个惊人消息:

“魔门天君能将真气凝成身外之神,每一击都触发精神风暴,威能通天彻地,已是天人合一的武道大宗师。”

“但是,他遇到了天师,成了第一个在单人战斗中被斩杀的武道大宗师。”

短短两句话,直接将巴蜀武林引爆,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于是,这条消息正以惊人的速度朝外扩散。

这一次,已不是压得年轻一代出不了头,而是让老一辈顶级人物惊悚。

一些比较严谨的江湖名宿因此事前去独尊堡,拜会武林判官。

大家都晓得,解晖与天师的关系没那么好。

并且,解晖是曾经的巴蜀第一人,眼力远超龚平。

没过多久,巴蜀江湖名宿从独尊堡中带出了解晖的话。

解晖说:

“江湖格局已然大变,三大宗师这种论调已是过去式,当世最粗略的说法也该是四大宗师,道门天师该与宁散人、武尊、奕剑大师放在一起讨论。”

解晖又对江湖名宿颇为严厉地说:

“如果继续用老眼光看待如今的江湖、如今的天下,便是坐井观天,早晚被新时代抛弃。”

作为曾经的巴蜀第一人,他本身就是落后挨打的例子。

现身说法,由不得你不信。

而且众所周知,他与道门天师有着不小恩怨。

所以,这位武林判官不仅不会漏判,还能保证评判的绝对公正漂亮。

自巴蜀武林名宿从独尊堡中带出“四大宗师”的消息后,叫本就热闹的江湖更加喧哗。

别说一路上的旅者商客,就连从剑门关山道上爬过去的蚂蚁都要议论一番。

毕竟,三大宗师的名头都响彻多少年了。

首次有一人在功力、武学境界、技战造诣、战绩等全方面融入其中,并称四大宗师。

这将是一次传遍九州的巨大声望。

也有江湖人问:“为何天刀不能排进去并称五大宗师?”

江湖老人会笑着回答:“天刀虽强,但他怀有杀意却没杀掉魔门天君,战绩上逊色道门天师。”

当这波巨大声望如海上大浪般朝九州推进时,周奕已离开川帮,返回凤凰山。

连日阴雨过后,迎来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

幽林小筑内满目葱茏,山野石国,高花秀木,处处生机盎然。

阳光一好,暑气便盛。

周奕首次随石青璇来到小谷之后,行过两三百步,看到溪水源头有一水潭,上方两侧石壁,虽然陡峭但只五丈高,算不上险。

一条白浪如瀑沿着石壁注入潭水,再流去下游。

上方多有枫树,遮挡烈日。

几只灰雀跃来跳去,一块岩石滑落,池塘扑通一声响,它们惊鸣一声飞走老远。

石青璇漫不经意地脱去鞋子,露出晶莹如玉的一对纤足,自由写意地放入冰凉的潭水,水面晃动,让里边的倒影模糊了。

“你打算何时离开成都?”

周奕本坐在对岸石壁上,听她开口,一跃之下来到她身旁,随意坐了下来。

“就这两天吧。”

“《智经》呢?不继续练吗?”

“那是大明尊教的镇教宝典,且不完整,练不了那么快。这里好安静,我也很喜欢,若我无有挂碍,肯定多待一段时间。可惜,我要赶去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