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行路难(第3/3页)
如果百济人聪明,当场上表谢罪,表示永为臣属,你又会怎么做?
在平章政事们看来,乐浪、带方二郡政令不出县城十里,荒郊野岭从来就没真正统治过,现在换了百济人占据这些地方,人家表示永为臣属,好像也没什么大的差别。
况且人家就蚕食了几十里,度把握得很好,这就是最恶心、最左右为难的地方——当然,还是要看人的,如果是今上,整不好就出动三五万大军,跨海远征了,但后代天子可不好说。
邵璋很能明白这个道理,甚至现成的例子都能找到——三月间,交州来报,言林邑国在双方边界的模糊地带屯垦,并收买了附近“三十六洞主”,朝廷过了一年才发觉。
范文为什么敢这么做?因为大梁的国力再强,延伸到边界的力量却没多少,况且当地湿热难耐,外地人来了疫病丛生,困难颇多。
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边角地带,能兼顾一两个方向就不错了,还想全部实控?范文就赌你不会来打他!所以,在听闻梁朝远征西域后,这厮就有小动作了。
“汉时三韩多蛮夷部落,不曾开化。”邵璋叹道:“而今过去了数百年,文法、制度渐成,野心也随之膨胀。唉,虎头啊,为兄今后可能还要仰仗你呢,我是真没底。”
邵裕闻言,没有丝毫犹豫,只点了点头,道:“兄长放心,有我。”
邵璋愣愣地看向弟弟。
邵裕抬起头,看着长兄,一字一顿道:“兄长难道忘了鸭渌水垂钓之约?”
邵璋一把抓住弟弟的手,良久后才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