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篱笆城(上)(第2/3页)

司马昱脸色苍白无比,喘了许久之后,方才问道:“君何人?”

“虞氏远宗庶出,贱名恐污贤王之耳。”军校回道。

“你救了孤,便是有功。壮士何名?官居何职?”

“会稽虞节,暂领副牙门将一职。”

“好,孤记下了。回到城中,定有厚赏。今有护兵几何?”

虞节转身看了一眼,道:“方才路上收拢了一些,还有四十余人,另得驴两头,大王可骑上一头,节省脚力。”

“善。”听到有驴,司马昱大喜,顿时气也不喘了,脚也不酸了,起身说道:“此地不宜久留,先回城复命再说。”

虞节没有二话,招呼军士们牵来驴,一头给司马昱,一头给王述,然后簇拥着二人,隐入了茫茫风雪之中。

这一路并不好走。

刚向南偏西方向走了三四里,收容了数十溃兵,身后便传来马蹄声。众人神色大变,竟连转身御敌的勇气都没有,纷纷避往道旁。

追兵不过十余骑,发现了这群人的踪影。

他们奔马而至,连发数十箭。草丛之中惊呼、惨叫声四起,模模糊糊的人影一瞬间炸开,四散而逃。

追兵分出数骑,直往草丛而来,其余人则继续向前,很快就消失了。

司马昱吓得魂不附体,匆匆避入竹林之中,王述等人接踵而至,尽皆神色惶恐,不知所措。

虞节倒还算勇猛,他找来了一张步弓,眯着眼睛,瞄了许久后一箭射出。

黑乎乎的骑士身影晃了晃,轰然倒地。

虞节信心大振,又连发三箭,许是黑暗及风雪影响了准头,这次只射翻了一匹马,骑士坠地之时一个翻滚,竟然不退反进,直朝竹林冲来。

虞节弃弓捉刀,咬牙招呼身侧几名军士,一拥而上,以伤一人的代价,将这名昏了头的梁兵斩杀于竹林外。

连续损失两骑,剩下的几人不敢再深入了,许是觉得一股溃兵而已,不值得他们搏命,于是拨转马首,追赶前队去了。

司马昱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原来,好好打的话,也不一定就干不过这帮贼人啊。刚才是不是过于惊慌了,如果自己不跑的话,也不一定就输吧?鬼知道梁贼有几个兵,反正到现在看到的都是数骑、十余骑一股,似乎不太多?

他又扭头看向竹林另一侧。

那是个幽静的庭院,占地不大不小,有数十间屋宇。方才似乎亮了下灯火,听到竹林这边有厮杀惨叫声后又熄灭了,显然不想惹祸上身。

司马昱知道,这可能是某个宗室的城外别院。

大晋朝顶级的达官贵人喜欢住城南,一般的权贵多住城东,闲散宗室则喜欢住在城北。

想到此处,司马昱心下一动,准备避入这个宅院中,等待天明再说。

不过现实很快击碎了他的幻想。

又一阵马蹄声自北面响起,司马昱遂不再提此事,在虞节的护卫下,从竹林另一头溜出,向南而去。

******

这一次运气比较好。

整个后半夜只遇到了一次梁军,他们甚至利用地形,连杀三名梁骑,夺马四匹。

天将亮未亮之际,北篱门已远远在望。

虞节让司马昱等人找了个民宅暂先避下,自领数名兵士,骑着马驴上前查看。

所谓北篱门,算是建邺外城的一道城门。

字面意思,这个城门是开在篱笆墙上的。

建邺外城北抵覆舟山、玄武渊,东侧沿着燕雀湖、南市拉一条线,西面则抵石头城、长江,南方则一直延伸到沼泽荒野,全部用篱笆圈起来,是为外城。

沿着青溪、淮水(秦淮河)又有一道篱笆墙,是为内城城墙。

整个建邺城只有宫城或者说台城是正经城墙,有相对完备的防御设施。

而就这种相对敷衍的城防体系,比起以前还算是进步的,因为两年前连篱笆墙都没有啊。

虞节等人抵达北篱门附近的时候,猛然发现那里竟然聚集了四五十骑梁人。

有晋兵自门上方探出头来,直接被精准的箭矢射毙当场。连杀数人之后,再也没人敢出头了。

而木门本体形同虚设,被下马的梁兵手提刀斧一顿猛斫,直接就倒了。

虞节甚至听到风中传来的得意笑声。

完了,梁贼入城了!一整个晚上过去了,不知道建邺城中有没有得到消息,如果没有,怕是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