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探亲(上)(第2/3页)

“若居所不足,将坊市新建的那批商铺借给府兵暂住,尤其是那些带着妻儿的。”邵勖唤来舍人李颙,吩咐完毕之后,便在护兵簇拥下,登上一艘船只,去到了对岸的蔡洲岛上。

******

“阿姐你是不是在岛上乐不思蜀了?”邵勖一边说着离这会没多少年的梗,一边打量着蔡家老宅。

“等襄阳城里的宅院修好就搬走。”符宝斜倚在坐榻上,翻看着账本,随口说道:“这里终究不是我的家呀。”

邵勖点了点头,问道:“阿姐几时回许昌?”

“本来要走了,现在耽搁了。”符宝放下账本,又笑嘻嘻地问道:“三弟可能为阿姐介绍一些能工巧匠?”

邵勖无奈苦笑,道:“阿姐,弟手头的工匠都是少府的……”

“阿姐汤沐邑中有一些聪明伶俐的少年,让他们跟着少府工匠学呗,如何?”符宝猛然坐直了身子,说道。

“阿姐你小心一点。”邵勖连忙说道。

符宝已经怀孕了,她没走成就是因为这个事情,桓温不放心,父亲也让她别折腾了,今岁就在襄阳过年。

“你要是不答应,阿姐可就不高兴了。”符宝换了一副惨兮兮的表情,说道:“府中就要添丁了,花销甚大,你做舅舅的可不能袖手旁观啊。”

邵勖有些头大。大姐就是吃准了他不会拒绝的性子,才这般恳求。

片刻之后,他无奈道:“可。”

符宝立刻笑了,道:“这些学徒能帮把手,又不要工钱,少府还赚了。放心,阿姐给那些工匠一人送些财货,不会让他们白教的。”

“别是你卖不出去砸手里的货吧?”邵勖问道。

符宝捂嘴笑了。

邵勖就知道这样,暗道自己还得另外出一份钱,帮姐姐料理首尾,寻又问道:“学徒要学什么?木工?瓦工?制笔还是墨?”

“造纸。”符宝说道:“我在竟陵郡看中一块地,准备建个庄园,以后就造纸、织布。”

“竟陵何处?”邵勖好奇道。

“就在云杜故城附近。”符宝说道。

云杜故城乃原云杜县县城。

晋惠帝时分云杜县北境置新阳县,县治就在云杜故城。云杜县南境仍为云杜县,县治也迁了过去。

到了梁朝,新阳县因为没什么人,又与云杜合并,治云杜县城。

云杜县与石城县、竟陵县一起,为梁朝竟陵郡所辖三县。

“为何想到造纸、织布?”邵勖又问道。

“开荒需要的人手太多了。”符宝指了指账本,道:“还得养三四年才能见到进项,一场大水过来,数年之功又毁于一旦,我家人少,经不起这般折腾。”

倒也不是符宝哭穷,她现钱不少,但庄户就只有三百,还远在许昌,能动用多少人手?

开荒这种事情,人越多越好,因为涉及到修建堤坝、围堰这种大工程,人少了真干不了,三百庄户还是趁早歇着吧。

但是如果设工坊的话,需要的人手就少多了,还能以最快速度见到回头钱。对符宝这种小财迷来说,真是再好不过了。

“阿姐你可真是精明。”邵勖感慨道。

符宝笑得像只狐狸一般,道:“元子半月前写信回来,他在杨口捕杀了数十水匪,其中便有襄阳、竟陵、江夏三郡通缉的剧贼,这不是在帮你么。江贼水匪少了,商徒才敢来做买卖啊。明年襄阳坊市正式启用,你给阿姐留一处最显眼的铺子。”

“阿姐,你……”邵勖一听,很是无语。

“少时上林苑行猎,我还送你两只兔子,不然你可要被阿爷责骂了……”符宝不满道。

邵勖脸腾地一下红了,竟有些想告辞离去。

“沈家小娘过几天就到了吧?阿姐带她来蔡洲游览一番,说些趣事。”符宝威胁道。

“我答应你了。”邵勖立刻起身,想了想后,道:“市租一月三百钱,断不能少。”

这是他最后的倔强了。

符宝奸笑不已,道:“好啦。阿姐能对你不好么?”

说罢,翻了翻案几上一堆乱糟糟的纸,从中抽出一张,道:“今早收到的信。元子于数日前在华容见到了巴陵来的晋国商船,其中有沈氏子弟,过几天就随船回来了。”

邵勖闻言,停住了脚步,道:“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