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差遣(第2/3页)

念柳沉默许久,最后终于说道:“那就治罪。”

邵勋笑了笑,道:“罢了,总算比以前有进步。你啊,说出去别人怕是都不相信你是朕的儿子。有人讥讽我‘面善心黑’,你是一点没学到啊。”

念柳先是愕然,继而赧然。

“你在桑梓苑时日也不短了,卸了此职务吧。”邵勋说道:“先完婚。成家之后,在少府挂个市监(正六品),把商事管起来。”

“是。”念柳听了有些欣喜,但也微微有些失望。

官是升了,但其实能管的面更窄了。

桑梓苑令虽然位低,但管军又管民,形同县令,军政一把抓。

市监却只能管坊市,且还管不了所有坊市,因为市监不止一员。

但怎么说呢,父亲给的,接好就是了,不能讨价还价,那样失分太多。

“你可知如何管理市监?”邵勋又问道。

“给商徒提供便利,吸引其来坊市买卖,朝廷坐地分钱。”念柳回道。

“话糙理不糙。”邵勋笑道:“此诚为第一要务。做好了,以后商税便是少府第一大财源,也是朝廷重要财源。”

“阿爷,若以后台臣重臣想要把商税接过去,怎么办?”念柳问道。

“你能想到这点,让阿爷很是高兴。”邵勋说道:“少府乃皇室财源,所得入宫库、内库,不入国库。理天下者,财、人、军缺一不可,少府总要有自己的进项,越多越好。便是将来朝廷财计不足,不得不挪借宫库钱粮,也可借此与朝臣讨价还价,好处多多。”

“儿明白了。”念柳说道。

“先去见见你娘。”邵勋挥了挥手,道:“她年纪大了,所重者唯儿女。多陪陪她,哄一哄她,让她高兴。她若不高兴,我就不让你们高兴。去吧。”

“是。”见邵勋确实无话了,念柳告退而出。

离得华林园时,他深吸一口气,终于回来了。

桑梓苑虽好,终非故园。

大兄一年多前就已经是少府少监(正五品),主管雕版印刷事宜。如今勉强成功,虽说有点摘桃子的嫌疑,但功劳就是功劳,说不定过个一年半载,又有新的好差事。

从邺城返回之前,王府属吏们认真分析了一番,认为诸王都从管理一苑开始。天子会默默观察,发现其不足之处,再调任新的衙署,继续锻炼。

齐王七年前任上林苑令、五年前调任左金吾卫长史、一年多前出任少府少监,地方官(县令、苑囿令)、武官(文职)、役门(技术官僚)都转了一个遍,下一步会是哪里?众人认为弄不好是去办军务,或者出任要地太守。

这并非臆测,因为天子已经公开说过“差遣诸王任事”(简称“差事”)。

大兄终究先行一步,他也要多加振作了。

******

其实念柳猜得没错。

五月十五日,夏至。

邵勋邀齐王夫妇入宫。

齐王妃刘氏帮乐岚姬准备粽子去了,邵勋则拉着儿子边走边聊。

“你任少府少监多久了?”邵勋问道。

“儿是去年正月上任的。”

“一年四个月了。”邵勋点了点头,道:“今年还有数月,大郎你须得办成一事。”

“请父亲示下。”

“洛阳、汴梁、长安、邺城、太原五地,各办一书局。”邵勋说道:“此书局无余事,但雕版印书耳。所需刀、笔、木、墨、纸、裱等匠,从少府调拨一批,再招募聪明伶俐之少年为学徒,尽快筹办起来。书局刊印的第一本书,便是《风土病》了。你先筹办,制版的话稍待数月。《风土病》一书年底前后会有增改,届时以新版为准。”

“儿知道了。”金刀应道。

“这是你少府少监任内最后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邵勋看着儿子,用鼓励的语气说道:“一定要办好。”

“是。”

邵勋点了点头,刚想说去吃粽子,旋又想起一事,遂问道:“金刀,你当少府少监也一年多了,就没想过要筹办书局印书吗?”

“儿想过。”金刀看了邵勋一眼,道:“但还需等父亲下令。”

邵勋默然。

作为皇子,主观能动性强、执行力强是好事,但有些时候似乎又不是好事,全看天子如何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