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战和之策(第2/3页)

韩璞听了就有些腻歪,现在谁没异心?

武威贾氏就是贾诩的后人。

前有酒泉太守张镇等人勾连秦州刺史贾龛,欲图凉州。

后有张寔妻弟贾摹势倾西土。也不知道哪一天,凉州突然出现了“手莫头,图凉州”童谣,张茂便将其骗来,斩杀。

此事过后,张茂非常得意,“豪右屏迹,威行凉域”,说得很好听,凉州大族们一下子都收敛了啊,以至于张茂的威风通行全境。

但你只是杀了一个贾摹而已,贾家势力仍在,焉知不是人家对你失望了,不搭理你了?

刚来时谦逊无比,利用姻亲关系拉拢贾氏,得志后翻脸不认人,事情不是这么做的。

此刻阴监说完,将军贾骞浑身一颤,立刻拜道:“主公,此必是误会。”

韩璞有点可怜他了,被家族连累,奈何。

张骏阴沉着脸,没搭理贾骞,只看向阴监,问道:“贾氏可有拦截信使之举?”

“这却不知,或是有的。”阴监说道。

张骏脸色更难看了。

方才底下人来报,参军麴护家人去楼空,已举家潜逃。想到这里,他看向贾骞,莫非你也要这样?

张家人太没有安全感了……

“多派信使。”张骏想了想后,说道:“高昌、西海太远,就算了。敦煌、晋昌、酒泉、张掖、武兴、西六郡之兵须得尽快召集。”

凉州是有人的,也是有兵的,但问题在于需要召集。

如果不是主动进攻别人,那么这些人平时多散在各郡务农,毕竟长久维持一支数万人的部队消耗是很大的。

可一旦被人突袭,麻烦就大了。考虑到河西走廊那噩梦般一字排开的地形,召集人手是需要时间的。

武威、武兴二郡近在咫尺,人口也最多,这会可以聚集到两万左右的兵马,如果再召集二万人,把握就比较大了。

“主公。”韩璞身侧一人起身,却是左司马阴元,只听他说道:“仆闻董将军尚在洪池,其部万人,皆骁锐之士,今宜召回。古人云‘城大难守’,今姑臧七城不过万余兵士,实难守御,望主公明鉴。”

“我已下令征发丁壮,至于董广——”张骏说道:“天黑之前,他派人攻打辛宣,大破之,斩首数百,进占清塞城。我思来想去,或可看看这一路战果。”

韩璞一听,大失所望。

他的意见和阴元一样,这时候就该集中兵力,等待时机。

方才张骏说西海太远了,他不同意。

西海太守、建威将军张肃乃张轨之弟,治下多鲜卑、匈奴,因长期征战,堪称劲旅,这时候就该固守武威,等待张肃搜括西海、敦煌、酒泉等郡兵马增援而来。

阴元也是同样的感觉。

见张骏不听,他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这是你张家的基业,你做主,我不管了。

“长史为何一言不发?”张骏又看向氾袆,奇道。

氾袆无奈,只能说道:“辛氏叛乱之后,岭南沦陷。靳准又自鹑阴渡河,卢水胡等部皆降。武威以西诸郡,到底怎样委实难言。仆以为当遣使谒长安,与梁帝讲和。”

督护李良(李弇)一听,立刻斥道:“氾公乃州中长者,缘何说此丧气之话?”

说完,又看向张骏,恳切道:“主公,仆不才,愿率军东行,击破匈奴,解一路之危厄。”

“季子有此心气,壮哉!”张骏赞许道。

不过,他却没回应李良率军出战的请求。

从事中郎阴据察言观色,了解到了张骏纠结的内心,遂禀道:“主公,议和未必真和。若不想和,但遣使虚与委蛇而已,还可拖延时间,待诸郡兵马汇集而来。”

前锋督护阴预亦禀道:“主公,仆闻梁帝邵勋好美色。今宾遐观内有西域美人,可进献一二,勋大悦之下,或可缓上一缓。”

“荒唐!”扬烈将军宋辑怒道:“国家大事,却靠妇人来转圜,羞也不羞?我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如此卑躬屈膝。”

阴预被这么一怼,脸上挂不住,嘴张了张,却无言以对。

张骏久久沉默。

前阵子,因高昌郡的设立以及西域长史李柏的大力经营,鄯善王元礼有些惧怕,遂选送宗室美女。

焉耆王闻之,亦送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