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年前日常(下)(第3/6页)

他甚至还找人弄了躺椅,送给曹馥。

没想到啊,十几年后,这些东西居然小范围流行起来了。

丁大勇家的胡床应该置办没多久,木色较新,一眼就可看出。

再联想到方才看到院子里有个石磨,邵勋猛然发觉,他对这个社会的改变已经相当大了。

临离开丁家时,他看了眼器械架,问道:“此弓何来?”

“找人在济阴做的。”丁大勇没说话,别部司马上来答道:“济阴卞氏庄园内有许多老桑林保存了下来,工匠擅制皮甲、良弓,本防三百府兵的弓梢、弓弦都来自济阴卞氏。”

邵勋点了点头,道:“好好练。”

亲兵们给丁家留下了同样的礼品,随后便离开了。

邵勋在胙亭转了数日,然后不辞辛苦,又去韦城、羊角两个龙骧府巡视,甚至抽空到廪丘看了看世兵家属,然后才匆匆忙忙往回赶,准备过年。

“一下子发出去二百余份礼品,这些人心中喜悦,定会四处宣扬,用不了多久,整个濮阳的军众都会知晓。”马车摇摇晃晃,王惠风已经不太抵触被邵勋抱在怀里了,甚至觉得有些温馨——习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当军头就不能嫌麻烦。”邵勋说道:“就要让人认识你、知道你、宣扬你。这样的部队,别人拉不走。部曲督若想造反,召集府兵的第一天,他就会人头落地。”

说这话时,邵勋有些得意。在女人面前吹嘘,他也难以免俗。

“怪不得士人兵家子比不过你。”王惠风轻声说道。

“士人不知道底层军众住哪里、吃什么、家里怎么样,有那工夫,不如清谈去。”邵勋的双手规规矩矩的,王惠风能接受甚至慢慢开始享受让他抱着,但还不能接受被他随意抚摸。

但都让抱了,这一天还会晚么?抱的时候位置稍微有点不对,就是一次边缘的试探,这条防线就是纸糊的,没啥用。

王惠风嗯了一声,稍稍不自然地转过脸去。不知道是马车颠簸还是怎么着,邵勋说话的声音离她越来越近,渐渐要凑到耳边了。

“现在武人日子好过了,民人还稍差一些。”邵勋说道:“吾辈还需努力。”

王惠风把脸转了过来,好奇地问道:“你想做到什么地步?”

“梁宫中会建一高楼。”邵勋轻声说道:“待天下太平之时,我们一起夜登高阁,俯瞰大地。若能见得万家灯火,听着欢声笑语,就够了。”

王惠风听得痴了。

邵勋轻轻印在了她的脸上。

王惠风一震,刚要挣扎,邵勋又轻声道:“你要帮我。我杀人杀多了,我怕自己成为暴君、昏君,你一定要约束住我。”

王惠风挣扎的力气消失了。

邵勋毫不犹豫地印在她嘴上。

王惠风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不知所措,微微颤抖。良久之后,双手渐渐松开,轻轻搂住了邵勋的腰。

除夕前一天,邵勋回到了汴梁。

王惠风回到芳洲亭的临时居所后,沉默许久,把一些珍爱异常的旧物收了起来,然后对着镜子,用不太熟练的动作,梳起新发髻。

心理暗示:怎样才能束缚一头豺虎呢?

解释一些术语

正好今天歇一歇,写些术语的解释,因为发现很多人不明白,或者书里出现很多次,但没往心里去,没深想。

一、募兵

唐玄宗中后期募兵大行其道,在中国历史上是首次。

以前也有职业兵,但主体还是征召的农民,唐玄宗是第一次把国家的主体武装力量变成职业士兵。

唐玄宗以前,因为几乎没募兵,所以不存在军饷的概念,只有“赏赐”。

事实上,直到中唐以后,士兵已经按月领军饷了,但发下去的东西还习惯称赏赐。

领的粮米,被称为“粮赐”。

领的布帛、铜钱,被称为“钱赐”。

募兵武器装备由朝廷提供,无需自备,很多时候住在政治中心,被统治者(皇帝、方伯、节度使等)牢牢攥在手中。

比如唐朝神策军,除少量驻外部队外,绝大多数安置在长安附近。

藩镇也差不多。

昭义节度使领泽、潞、邢、洺、磁五州——大概是书中整个上党郡外加邢台、邯郸一带——治所在潞州(长治盆地),藩镇主要军力就聚集在此。但上党的地形大家应该已经了解了,长治盆地是真养不活整个藩镇的军队,粮食不够,但节度使仍然不肯把军队分散一部分出去,宁可带着军队出滏口陉,巡视相对富裕的河北平原三州,去那里吃饭,缓解粮食压力,也不愿把军队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