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灵锥抚夜(三)(第2/3页)
两人离开不久,一缕青烟缓缓弥散,他们方才站着的地方出现了一人一妖。鬼坊主一双细眼微眯,说道:“聆夜尊也来了,这个地方果然有异。”他闭上眼,深深吸了口气,“附近有那只九婴的气息,我能嗅到。”
狸猫妖听了这话,立刻躲去鬼坊主身后,只露出一对猫眼四下张望:“猫猫、猫猫有点害怕。”
鬼坊主道:“传音吧,就说我们找到了最后的献祭之地。”
狸猫妖一点头,从袖袋里取出一张传音符,正待引火,鬼坊主忽然道:“慢着!”他眉头紧锁,出声阻止,“这个地方不对劲……似乎和从前献祭的地方不大一样。”
他警惕地取出烟斗,青烟再度匿去他们的身形:“罢了,还是等他们从沧溟道回来再说罢。”
-
(数日后)
天边一轮弯月。
嶙峋的山脊伫立在四周,光秃秃的,万物不生,远望过去,仿佛一片参天的倒刺,疮疤一样长在这片大地上。
初初心下生寒,忍不住问:“这里就是沧溟道?”
如果说栖霞村、长寿镇带给他的感觉是黑雾笼罩的诡异,那么这个地方就是极致的阴森,似乎每个角落都藏着未知之物。
泯道:“此处只是沧溟道的外围。”
银氅小心翼翼地望向周遭:“不是说沧溟道有许多妖物,怎么没看到?”
泯道:“这里的妖物非常警觉,如果嗅到灵力强大的修士,等闲不会挑衅。我们一路无虞,是因为……当心!”
话未说完,只见一团黑烟状的事物扑来,不待初初躲开,又凭空消散了。
初初惊魂未定:“那、那是什么?”
“妖物残骸。”泯道,“沧溟道的妖物为了修炼,有时候会相互吞噬,留下的残骸染了浊气,会变成没有意志的……怪物?见活物就扑,发现危险就散。方才残骸散得这么快,因为主上和阿织姑娘在此,畏强凌弱罢了。”
初初听了这话,更加害怕,妖物死了就死了,哪有残骸还能攻击人的?
沧溟道的浊气太浓,到处都是非常理之事。他心底一个哆嗦,躲去阿织身后。
又走了一段,叶夙顿住步子,说道:“这里可以用‘寻迹术’了。”
“寻迹术”顾名思义,是寻找故人踪迹的术法。
当年端木氏被降罪,族人散落各地,族长手记明确写着,若要寻沧溟道这一支系,必须用一种特殊的“寻迹术”。
术法不难,但有两点,第一是必须以端木氏自身灵力为引,第二是所注入的灵力些微即可,好比沧海取之一勺,切记不可多。第一点无需多说,对于第二点,阿织百思不得其解,沧溟道的浊气这样浓,这么微弱的灵力,只怕术法一催发就散了,如何寻踪?
可惜对此,族长手记中只莫名记载了一句:“寻迹于险绝之境,祛溟而遗踪自现。”
阿织沉吟片刻,对叶夙道:“师兄,借扇子一用。”
“……扇子?”叶夙看着阿织,问道。
对上叶夙的目光,阿织一时没有回答。
其实样子还是奚琴的样子,但是眉心图腾,周身春雾,她知道他不是奚寒尽。
这些天过去,她还是不太习惯。
那日在祭堂,奚琴消失前,用最后的灵力把她送回了放逐崖闭关,此后,他的身体便在灵气结成的金茧中沉睡了。
破入玄灵境竟很顺利,或许因为逆转轮回的力量让整片甘渊充斥着精纯的天地灵气,或许因为近二十年的养魂早也为今日打好了基础,更或许,因为她的神魂因心念大悲而震动,而从引灵到玄灵,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淬炼魂魄,致使人魂可以脱离肉躯不伤不灭的过程。
踏出放逐崖的一刻,阿织看到有人等她。
当初奚琴说了会等她,但等她的人不是他,是从金茧中苏醒的叶夙。白衣春雾,负剑而立,听到动静,回过身,看向她,目光悠远隔世而来。
阿织罕见地愣在原地。
奚琴离去心中固然大恸,对曾经朝夕相伴的师兄,何尝不是思念成海?百般滋味交织心底,只感到无以复加的酸涩,根本无法言说。
许久,还是叶夙上前。
“阿织。”他唤道。
也许他和她一样,许多思绪辗转反复,或新或旧,不知如何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