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遇滇贼 这日清晨,他们吃了饭……(第2/3页)

奴婢家祖上就是酿酒的,酿酒最考验的是嗅觉和味觉,许是天生就是端这一碗饭的,奴婢的嗅觉跟味觉打小就比一般人灵敏。”

原来如此,她还道是她的装扮泄了密,原来竟是因为熏香。前段时间他们路上看到几棵栀子树。当时花开的正好,她闲来无聊,就采了一些,晒干,制成香包,挂在身上。那夜她确实摘了身上的香包,可是佩戴日久,身上也沾染了香包的气味。这味道淡的几不可闻,若不是碰到恰好嗅觉灵敏的翟霜,一二般的人还真闻不到。

明白了怎么回事的陈江冉,拍拍她的手道,“你莫要自称奴婢,你又没有卖身,你是个自有人。”

岂料翟霜摇摇头道,眼底有了泪意,“娘子,那晚我本想杀了人就自行了断的。只是不想跟那烂人死在一处才出来的。”

她对不起父母,让父母含恨而终。自知罪孽深重,她想报仇,又报不了仇,只能眼睁睁看着罪魁祸首只受一点皮肉之苦就逃脱了律法的惩戒,这么没用的自己,有何面目偷生在世间。不过临死她也要拉上欺辱她的牢头,不让他再去霍霍其他女子。

“若不是遇到娘子你,我早就自裁了。怎么还能见到今日的太阳。”她抬头看着此时盛夏的烈日,只有这炎炎日光才能驱赶她内心的阴霾。

“你莫要想不开,须知守得云开见月明,只有你活下去,才有机会洗清父母受的冤屈,将罪魁祸首绳之以法,将翟家酒传承下去。”

“可是娘子,我真的能做到到吗?”她觉得好难,每一步对她来说都是天堑。

陈江冉看她这样,想起了多年前的自己,也是如她现在这样,觉得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于是她讲起自己的经历,翟霜听了惊讶连连,原来这样明媚大方的女子一路走来也不比她容易,她做到了,那么她呢?

一瞬家,她升起一股一往无前的勇气,活下去,好好活下去,拼尽十二万分的努力,一点点的积蓄力量,在别人看来是螳臂当车也好,是自不量力也罢,她一定要洗净翟家的冤屈,让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百年后才有面目见地下的父母。

都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来日尤未可知也~

在陈江冉的坚持下,最后两人没有主仆相称,而是以姐妹相称,对外翟霜就是她娘家的表妹。

马车经过短暂的休息后,继续往西南方向走,只是越往西南走,肉眼可见的越荒凉。

待马车行驶到沂山县时,岳展目之所及都是荒了的土地。他们走进一个村落,想讨口水喝,结果十室九空。

遇到一个在路边抽着旱烟的老汉,岳展刚要走过去,那老汉就吓得连连后退,要关上院门,岳展连忙解释道,“大伯,我们是路过这里,只想讨口水喝,没有恶意。”

那老汉上下打量他几眼,看着他不像坏人,又看到马车上下来两个年轻的女子,这才放下警惕,去给他们倒水。

“老伯,我怎么看着村里人这么少,都迁走了吗?”岳展边接过水边问道。

那满脸皱纹的老汉,向下扯了扯嘴角,吸了一口旱烟,吐出来,看着那烟雾袅袅,重重叹了一口气才说道,“唉,老百姓辛辛苦苦一年的收成,一到成熟的时候就眼睁睁的看着被那边的强盗抢走,这样的地界怎么敢种地,种不了地怎么留得住人?

年轻劳力,能搬走的都搬走了,只剩下我们几个年纪大的,故土难离的老家伙,活一天是一天了喽。”

他所说的强盗应该是滇国人吧。这也能猜到,毕竟两国交界处,常有摩擦,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抢掠事件频发。这样的环境百姓怎能安居乐业,即便跑了也不能苛责他们。

因为就连沂山县的县令都吓跑了,更何况平头百姓呢!指望他们坚守家园,那家人的安危谁给他们保证?

只听老汉又说道,“其实不独我们这里,周边的县也都这样,你们别不信,我小儿子是个货郎,以前没少走街串巷,周边的县都让他跑遍了,他回来跟我说的,千真万确。”

他这话一说出口,岳展的心就沉到了谷底。想必山洼县也好不了哪里去,人口流失严重,积贫积弱,还有强国在一旁虎视眈眈,枕戈待旦,他想象不出还有比这更烂的摊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