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第3/10页)

厂长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不就是爆炸么,有什么不能看的。

试射的那一天,天上开始下雪,王雪娇头戴着大毛皮的帽子,身上裹着浑成一筒,长度直达脚踝的皮毛大衣,她把领子竖着,挡住脸,远看根本看不出来是个人类,像随时准备去捉鲑鱼的棕熊。

她不在乎形象,要什么形象,德三最有形象,在冰天雪地的苏联,穿他们那个装逼呢大衣,江湖野史还说,他们为了好看,大衣的扣子都用的是锡制,锡在苏联那个急冻模式下,直接化成粉。

敞着装逼呢大衣,一路冲到莫斯科城下,然后就玩完了吧~

试射场在荒郊野外,据说平时有熊出没,王雪娇还跟厂长说了一个关于醉酒的俄罗斯人把狗熊当成挑衅者暴打一顿的传说。

这只是个段子,厂长居然在认真考虑,自己能不能打得过棕熊,并精确给出设定条件:“我可以打一个月以下的……”

旁边的技术总监提醒:“一个月以下的小熊旁边会有一头愤怒的母熊。”

厂长耸耸肩:“那我还需要一瓶伏特加。”

王雪娇唯一亲手放过的导弹,是被命名为“飞毛腿”的烟花,海湾战争之后,这款烟花卖得可好了。

她上一次肉眼看到导弹满天飞,还是在2025年在多哈转机,伊朗突然空袭多哈美军基地。

机场里的中国人除了抱怨在这个鬼地方不知道要待多久、以及航空公司安置工作不到位之外,大体情绪稳定,许多人发现真的走不了以后,就是找机位,拍天空,拍到了立马发朋友圈、小红书、微博。

没有抢拍到,或者拍得角度不好的人,比如王雪娇,像瓜田里的猹一样,满机场流蹿求照片,看到陌生人拍得不错,她也扑过去“求分享~”

差距啊!

跟在多哈机场看见的比,俄罗斯的好普通啊。

在夜幕之下,导弹是亮亮的几个小点,像孔明灯,在白天就毫无感觉,一根黑棍上天,飞远了就看不见了,只能听到炸到了靶机,以及人类的汇报。

王雪娇心中十分不满,玩战略游戏的时候,最讨厌这种了,打中没有任何效果显示,只有最后的战报:歼敌XX、损失XX,获得XX……

她还以为能看到一点什么攒劲的节目,结果就是平平凡凡地射出去,普普通通的打中了。

发出去的十枚导弹全部打中,王雪娇眼巴巴地等着解锁新玩法,比如测试导弹拦截什么的,什么都没有,今天的测试就这么结束了。

中午的午饭是一辆车把他们拉到了很远的地方,眼见着周围景物从光秃秃的荒凉,变成树木丛生的荒凉。

王雪娇下车的时候,闻到一股烤肉味,在树旁已经支好了三个军绿色的帆布帐篷,正中间的最大的帐篷门口有一个大号的烤肉架,肉架上正转动着大块肉,滋啦滋啦往下滴油,穿着迷彩服的厨师正用风骚的姿势洒盐。

王雪娇向调料罐里望了一眼,悲伤地走了。

只有平平无奇的盐,黑胡椒还得自己放。

帐篷里摆着一张长条桌,桌上有一些面包、伏特加、以及用一个大号正方形铁盘子装着的,狂暴风格蔬菜沙拉,它们好像是直接从地里割下来的,随便用水冲了冲就摆上桌了,旁边有各种调料,喜欢什么放什么。

在王雪娇眼里,它们叫做生命体征维持餐,她早上在大酒店里吃了不少,现在的饥饿感远没有到那么想吃这些东西的程度。

商务午餐,如果饭好吃,那么商务就是用来修饰午餐的形容词,如果饭不好吃,那么商务就是第一要务,午餐是让大家坐下来聊的借口。

王雪娇只要了一块巴掌大的牛排,主要起到一个造型上的作用。

她一边慢慢地切着,一边问:“这次试射是不是算很成功?什么时候可以确定要不要下大订?我好提前让厂里准备。”

其实厂里已经备好货,就在港口,只要厂长说没问题,可以下大订,蔡建明就会把它们运过来。

那些电路板的成本并不贵,贵的是设计思路和内部程序。

如果厂长说不要,或者有什么地方需要调整,那就再修改,重做,发货,问题不大。

很多公司和工厂都是这么做的。

建设设计院在投标的时候,就开始画设计图,一中标,就献图,这样显得效率很高,可以争取到下次的合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