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第4/8页)

加纳,也一样养不起。

其他养得起的国家,看不起半成品,还鬼鬼祟祟的派个什么海地总统来租。

厂长对着世界地图分析了半小时,宣布他猜到——这船的背后买家一定是中国。

别看现在中国穷,但是中国说不定愿意玩命养下它呢?

中苏有一个特别相似的地方,就是好像已经要彻底完蛋的时候,会突然发疯,举全国之力,就干出大事,日本人和德国人对此有相当的心得。

鉴于王雪娇不是以中国人的身份来的,厂长又猜测这事应该是要背着美国干,造船厂也希望背着美国,免得这交易又被他们搅黄了。

厂长甚至还替王雪娇想好了为什么要租而不是买的理由:她一定是想试试性能,要是航母的质量不行,没有达到她的预期,她就把船退回来。

对,一定是这样。

哼哼,我们的船可好了!质量过硬有保障!

于是,厂长什么额外的话都没有问,他心照不宣地配合全程,王雪娇说要保留的地方,他都保留。

厂里的老工程师们也非常配合,他们与面对切尔诺贝利核辐射的死亡威胁也二话不说直接往上冲的英雄是同一辈人。

他们对工作有超强的信仰,真正做到了“以厂为家”,“我是工厂的主人”,这艘航母就像是他们的孩子,眼看着进度拉到了67%,却永远停下了。

他们比谁都着急,不计代价也想把船修好。

与工资、奖金都没有关系。

就是一个纯纯的执念。

如今听厂长那么一分析,他们也相信那个要租船的东方人,一定是打算想把船弄走了,就不还回来,然后找个地方把她修好。

老工程师们积极加快进度,除了实在连造都没有造出来的之外,其他能从别的船上拆下来的零件,他们也都拆下来装在“飞翔的维京人”号上。

现在这艘航母上的零件已经是黑海造船厂能拿出的所有家当。

就连那些工程师和高级技术工人,也认定了自己要去的地方是中国。

厂长就等着王雪娇把船带走,然后,他还有一个丝滑小连招在等着王雪娇——设计图纸!

几十吨重的图纸们,现在还在黑海造船厂里呢~

想要吗?

得加钱!

造船厂在快乐的等着王雪娇回来完成第二笔业务。

冯老却有操不完的心:“你知道国内现在没有力量完善她吧?这么长时间,你打算带着它满世界乱跑吗?跟你的那四艘小船组成航母战斗群?”

王雪娇嘿嘿笑:“诶~好主意耶!”

冯老大怒:“说正经事!”

王雪娇是真的不觉得这有问题:“不带着到处跑也行啊,我好歹也是海地总统,开个邀请函,让我把航母开到国内来,这不是以前搞联合军演的时候也都干过吗?不算突兀吧。

然后我就把船停着,就停在绿藤的下关码头,做个收费拍照的景点,就当它是密苏里号嘛,摆上几张桌子,复原一下日本鬼子投降的签字场景,每人收二十块钱坐在位置上,扮成受降官,应该生意会不错。

我们海地人都吃土了,要是收入不错的话,让我们多赖个几年也不影响什么吧~”

冯老恼怒:“美国人能信你这鬼话?”

王雪娇悻悻:“不行的话,我还能去别的地方转转。我自己有油,萨拉热窝的那个油田还有炼油厂都是我的,它每天的产量正好够供航母每天烧的。”

有钱说话就是硬气。

话题又兜回停泊的问题上,冯老问:“你现在已经去过加纳了,开那么大一艘航母,不管去哪里,都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那是航母啊!不是公园里的鸭子船!你打算把它停在哪里?!”

王雪娇认真地思考了一下:“澳大利亚?看看他们的铁矿石,要是品质不错的话,谈个长协价下来?”

055能去得,我们家航母为什么不能去得?

冯老被她气笑了:“你开着航母,去买铁矿石?你的航母是不是黑色的?”

王雪娇知道他说的是近代史上日本被迫开国的“黑船事件”,她笑道:“哪有嘛,这不就是平平无奇的自由贸易吗~”

冯老越听越离谱,他摆摆手:“行行行,不跟你扯这些,船上有武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