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第5/9页)

“什么人在那里!”在黑暗中传来一句俄语。

王雪娇的俄语水平只够让她说一句:“我是同志。”

没头没脑的一句“达瓦里西”并不能消除怀疑,反而更可疑了。

张英山的俄语水平可以多撑两句:“我们是客户,来看货。”

“客户?”有人从黑暗之中走出来,满脸狐疑地看着他俩。

王雪娇用力点头:“对!”

来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戴着眼镜,发量……很强者。

长相挺斯文,不像普通的蓝领工作者。

他上下打量着王雪娇和张英山:“你们为什么要偷偷进来?”

“没有偷偷进来!”王雪娇理直气壮,“门没锁,我们就进来啦。”

他眉头皱起:“又没锁门……”

“又”,王雪娇心里明白,看来这船厂的管理已经是一团混乱了。

“我必须确认你们的身份,跟我去办公室。”

办公室里果然亮着灯,船厂的高层围坐在一起讨论应不应该让步,最多能让多少。

“她看起来很想要,我们不需要降太多。”

“但是她对价格非常敏感,如果不让步的话,她也许就不买了。”

“除了我们,她没有别的地方能借到航空母舰。”

……

“咚咚咚”,有人敲门。

经理应声道:“进来。”

开门进来的人却是王雪娇和张英山,经理愣了一下:“你们怎么在这里?”

“你认识他们两人?”

“当然,这是我们的贵客!海地总统和第一先生。”

双方语言不通,还得把安德烈波夫从小酒馆里拉出来当翻译。

幸好安德烈波夫当年也是坚定的布尔什维克,有相当的工作责任心,不然,换一个法国人,根本就不可能加班!

“这位是设计部主任,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巴比奇先生。”

“哦~~原来你就是瓦列里!”王雪娇欢快地说。

她从刘传伟那里听到过这个名字,据说是黑海造船厂的明星员工,基辅号和明斯克号航空系统的设计都是人干的,“库兹涅佐夫”号和“飞翔的维京人”号,他都有参与设计建造。

瓦列里诧异地看着她:“你认识我?”

“刘传伟,你认识吗?中国人。”王雪娇问道。

“认识啊,以前在这里待过一段时间。”

不仅是瓦列里,就连经理和厂长都记得他:“哦,那个中国小伙子,像疯了一样,不知疲倦地工作。”

“他很聪明,刚来的时候,俄语说得比玛琪餐厅的樱桃馅饼还糟糕,过了几个月,就能与我们交流了。”

“他现在怎么样?”

……

几个人七嘴八舌问了不少问题,王雪娇感受到刘传伟在这里确实很受欢迎了,看他们一个个就好像很思念刘传伟的样子,王雪娇决定把刘传伟接过来,跟他们叙叙旧,

王雪娇来的时候,只跟刘传伟说她要出一趟门,没说她要去哪里。

现在刘传伟在深夜接到甲方余梦雪的电话,说要他马上跟着来人走,上船,给她当翻译。

半夜加班这种事情常有。

但是以刘传伟的年龄和资历,还要半夜加班的事情已经少之又少了。

一直到上了船,刘传伟还是一脸茫然,他不明白,余梦雪不是说要买雷达吗?为什么要坐船?

去哪里?

他倒是不怕余梦雪把他给倒卖给人贩子,他是乌克兰的熟人,待了两年多,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

船一直开,整整开了八个小时,天亮了以后才到。

刘传伟站在码头上发怔,他环顾着周围,这里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无比的熟悉。

这里是他年少时学习了船只设计与建造的地方。

余梦雪怎么会跑到这里来?

码头上已经有一辆小轿车在等着,刘传伟就这么又上了车。

沿途道路也越来越眼熟,远远地看着熟悉的船坞,刘传伟心中猛地一跳:“这是……黑海造船厂?!”

没有人比黑海造船厂里的人更清楚他的底细。

当年能进这里的人,都经过了严格的政审和家庭背景审查,中方会提交一份留学者的身份信息给苏方。

车子径直驶到了造船厂的办公大楼前面。

看着熟悉的建筑,刘传伟的心脏跳动速度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