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第3/5页)
情报站认为不怎么重要的亚历山大,在恽诚的请款申请报告中,简直就是一手掌控波黑局势的关键节点。
对同一个人完全相反的判断,负责拨款的部门表示:“既然有这么多证据指向他确实有用,那么我们就不应该轻易放弃他,我们又不是出不起钱!”
鉴于情报站这边很看不起亚历山大,所以总部决定让余梦雪亲自来负责此事。
现在余梦雪的身份依旧是编外人员,这样可以方便行事,万一她任务失败,身份暴露,中央情报局可以推得干干净净:在我们所有人事档案里都没有这个人,凭什么说她是我们的人?
恽诚、总部、情报站各打各的主意,最终把王雪娇的买楼钱、土木工程钱都给报了。
甚至为了避免让人查出来那栋楼是中情局买的,买家的姓名都是“猛虎集团驻贝尔格莱德分公司”,公司是临时注册的,猛虎帮负责注册的同志发现经营范围是可以自己随便写的,他一琢磨,反正写一个是这么多注册费,写一百个,注册费也一样……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全写上呢?
于是,他就把能注册的经营项目都注册上了。
王雪娇沉默地看着经营许可证书,贝尔格莱德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安保、运输、土木工程、零售百货、餐饮、旅馆、服装、旅游、五金加工、进出口贸易、计算机销售、软件开发与销售……
比金三角总部还牛逼……西苏里注册的时候都没想到还有软件开发……
算了,不过是一个掩饰身份而已,无所谓。
王雪娇注册这个公司的目的除了买楼,还有接收中央情报局打过来的钱。
钱一到账,立马开工。
开工这种事情,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买各种建筑材料,比如排班,也有很多需要与本地人联系的事情,比如那么多建筑垃圾怎么运出去,扔在哪里。
所以,等项目准备开工的时候,王雪娇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翻译不够用了。
挖萨拉热窝地道的事情更加复杂,随时都有可能会冒出手里端着枪的猛人,问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所以,那组人需要一个同时会说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还有克罗地亚语,顺便精通中文的人,王雪娇先前找的翻译小李就是四语人才。
把小李派给萨拉热窝以后,挖地下室这边的翻译就不够了。
这边的翻译主要是跟建筑材料供应商沟通联络,附近没有居民楼,倒是不用担心工程扰民,也不需要是四语人才,会塞尔维亚语就行了。
还是那位温州老板,虽然他要的中介费很贵,不过胜在介绍的人确实靠谱。
这次,他介绍了一个人给王雪娇:“她的语言能力非常强,不过价格也高。”
“有多高?”王雪娇对同传翻译的印象是2025年的一小时一千块钱人民币,现在才1994年,就算是国外,就算塞尔维亚语是小语种,应该也不至于要这么贵,毕竟这里也不是什么重要客户的地盘,像阿拉伯语的同传能卖到一小时八千块。
王雪娇的心理预期是打个对折:每小时五百块钱。
温州老板伸出一根手指:“每天五百块钱。”
“她可以加班吗?加班费呢?”王雪娇问道,要是不能加班,那就很让人烦恼了。
温州老板笑笑:“当然能加班,加班费……事没干完就不走呗,我们做生意的不都是这样?不过要是她已经回去了,你还把她叫出来,那多少得给点意思意思。”
“没问题!”王雪娇最不缺的就是钱!
价格谈好了,温州老板把王雪娇带去见翻译。
“阿惠也很不容易,要是她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尽量给她一个改正的机会,不要把她换掉。”温州老板说。
王雪娇:“能多不容易?”
想加钱就直说,什么容易不容易的,人生在世,谁容易。
温州老板说起阿惠的身世。
她是家里的大女儿,本以为这辈子就是独生女,有责任负担起家里的重担,所以她十六岁就没继续读书,改革开放以后,跟着父母走南闯北打下一份偌大家业。
阿惠的母亲身体不好,一直病怏怏的,她一直让阿惠要孝顺父亲,要努力工作,她说:“等你爸也没了,家里的钱和公司,不都是你的吗?好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