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第4/10页)
米娜对巴尔爷爷说:“我为这两个东方人做翻译。”
巴尔爷爷点点头。
先由佩雷斯讲述他的故事,意思就是他半夜睡不着,出来走走,忽然发现王雪娇和张英山鬼鬼祟祟地出现,往谷仓走,所以,他跟了上去。
发现他们企图烧谷仓之后,他与这两个东方人进行了搏斗,没打过,反而被诬陷。
王雪娇这边的案情描述也是如此,就是多了一只小狗贝西。
巴尔爷爷派人去谷仓进行现场勘测。
回来的人汇报:
“谷仓的锁是被撬开的。”
“在堆放粮食的地面上,有被火焰烧灼的痕迹。”
“地上有三个人的脚印,还有狗的爪印。”
别的没有了。
这里的人不是专业的刑侦痕检人员,能看出三条,已经很不容易了。
别说这里没有检测DNA和指纹的设备。
就算有,在这桩案子里也没用。
问题来了,就这么三条,能解决什么问题?
谷仓的锁可以是佩雷斯撬开的,也可以是王雪娇他们撬开的。
有火焰烧过的痕迹和脚印,也不能明确证明任何一方是放火的。
巴尔爷爷苦恼地用力搓了搓脸,物证撑不住,那就只能靠双方的辩词了。
他将杯子里的咖啡一气饮尽。
老爷子还是有脑子的,他宣布,庭审暂停,先对两拨人分开讯问。
先问的是佩雷斯。
问了一个小时之后,佩雷斯被带出去,王雪娇和张英山被带进来。
三人身形交错的时候,佩雷斯冷着一张脸,看着王雪娇和张英山像阶级敌人。
王雪娇笑嘻嘻,一手拉着张英山,蹦蹦跳跳地进屋去了。
巴尔爷爷开始提问。
全世界的问案的路子都差不多,问具体的时间、有没有人看见、打架具体是怎么打的、放火具体是怎么放的。
王雪娇被他东一榔头西一棒式的问法给弄得脑袋有点晕晕的,她觉得巴尔爷爷虽然聪明,不过,都是纯经验,没有足够的系统化沉淀。
“我有个建议……”王雪娇举手,声音软软的、甜甜的,一点威胁性都没有。
“你说。”
王雪娇:“要不,我自己写下来,米娜,你帮我翻译,行吗?”
巴尔爷爷怀疑地看着她。
如果王雪娇和张英山就是纵火犯,那么,她提出这个建议,就是想故意漏掉几个重要的问题。
巴尔爷爷不在乎,他当年是跟着将军走南闯北闹革命的,处理过不知道多少起这种事情,早就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王雪娇觉得他东拉西扯,其实是他特有的提问方式。
过于跳脱的提问,容易让人在放松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地说真话。
被讯问者以为他是在扯闲篇,聊家常,其实是通过细节里发现破绽。
所以,他断然拒绝了王雪娇的要求,甚至还觉得王雪娇和张英山的嫌疑更重了。
王雪娇感觉到了他的敌意。
她也很无奈,她有什么坏心,她只是想帮老爷子省点事而已。
按天金所的笔录流程推进,可以避免遗漏重要问题。
“好了,开始吧。”巴尔爷爷开始提问,“你们两个为什么会出去?晚上同时睡不着?”
王雪娇:“我不知道,忽然就醒了,然后就睡不着。”
张英山:“她起来的时候,我听见声音,也醒了。”
巴尔爷爷:“贝西是怎么叫你们走的?”
王雪娇指了指自己的裤脚:“它咬着我的裤子,现在裤子上还有狗牙印呢。”
张英山:“我跟在她身后。”
巴尔爷爷:“你们去过那条路吗?”
王雪娇:“走过,帮忙收谷子的时候去过很多次。”
张英山:“我也一样。”
巴尔爷爷:“进了仓库以后,你们就看到佩雷斯要放火了吗?”
王雪娇:“不,我看到的是一堆钢铁机械,走进去很远,才是谷仓。佩雷斯在点亮火把以后,是想引燃周围的秸秆,然后再用秸秆点燃粮袋。”
巴尔爷爷:“他用什么点燃火把的?”
王雪娇摇摇头:“我没看见,忽然就看见火把亮了。”
巴尔爷爷:“那么,你们是看见佩雷斯点火以后,才把他抓住的?”
王雪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