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第3/9页)
王美珍被她逗笑:“那个黄毛被你打的时候,你哭了吗?”
“他说了是自己摔的呀,我就不用哭啦。”王雪娇做了个鬼脸。
王雪娇的眼睛在地图上寻摸了半天,最后她还是觉得,与市民牵扯的事情太多、太乱、太不可控。
她想起自己在喀什市集上扔掉的炸弹们:“就算给中环广场、中银大厦都装上了炸弹,也难保不被清洁工,或者是保安发现……如果我是想搞事的人,不如直接从警队内部下手。”
警队内部的一切都井然有序。
有序,有时候也是可以成为被利用的机会。
潜入的人可以掐准巡逻人员刚刚离开的时间,跑到大楼里。
王美珍对这种可能提出异议:“不会的啦,我们警署的楼里都有24小时的监控摄像头,就算巡逻的人离开,值班室里也会有人盯着的。”
“哦哟~这么先进~”现在连市局都没有摄像头呢。
“刚装的,就是张小强的案子害得嘛~他说警察刑讯逼供,警务处赔了他八百万呐!处长说了,哪怕装摄像头要八千万,也得装了!受不了这气。张小强在大陆被枪毙的那张新闻,处长专门托人从大陆买了好几份不同的报纸,把报纸剪下来,压在桌子底下呢。”
看来是仇深似海了,王雪娇不由失笑:“好吧,反正,还是从警队内部下手可以保证成功率,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是可以动手脚的。”
王美珍又拿出了这段时间警队“进货”的东西:
最早王雪娇担心会被人动了手脚的东西是枪支弹药,通讯设备、服装防具。
这些是日常要补充的,发下来就会被用起来。
王美珍是因卧底工作出色,而升到警务处里,她自然不会放弃这一项她擅长的业务。
她在一线警队里也有她自己的线人,就算这批东西都是坏的,警员通过公开渠道发声,被上司捂了嘴,也能传到王美珍的耳朵里。
其他被大批采购的东西是:办公室日常要用的东西。
比如圆珠笔、办公桌椅。
谁会因为自己用的笔写不出字来、坐的桌椅塌了,而一怒把自己顶头上司给告了?
不至于,不至于,最多去别人的桌上顺一支好用的笔。
同事们也只会嘲笑那个坐塌了桌椅的同事太胖。
总不能是办公文具或是桌椅,其实是炸弹吧……那也太高端了一点。
王雪娇询问:“那最近有什么新加入采购清单的东西,以前没有买过的?”
常规采购翻不出大浪来,新加的东西容易有猫腻。
王美珍想了想,摇摇头。
调查似乎陷入了僵局,王雪娇一口气喝干了手里的茶杯,拍在桌上:“走,带我去有新采购物品的地方看看。”
“可以,不过,得先给你安排一个身份。”
王雪娇获得了“来自大陆的记者”身份,在对外公关部门的王美珍的陪同下,到几个繁华地带的警署走了一趟。
对方警署的接待人员十分热情骄傲地,向王雪娇展示了他们的日常办公环境、崭新锃亮的枪支、摆放整齐的子弹,说的话都像TVB和ATV电视新闻里走出来的一样。
王雪娇看着整齐地很不像样的办公室环境,心中暗自向这些港岛同行们表示抱歉。
她自己就是干一线的,一线有多忙,忙起来会乱成什么鬼样子,她心里十分清楚。
没有哪个一线警局能如此整洁。
只能说明一件事,在王雪娇来之前,这些地方刚刚经历了突击大扫除,还在扒拉的卷宗也得收拾整齐,还得端庄地坐着。
想想就挺烦的。
王雪娇在这些地方也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一线警署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值班,进来的人不是报案的市民,就是刚被逮进来的,来来去去忙得很。
罪犯的同伙夹带炸药搞劫囚是有可能的,要说在警署里搞暴力劫囚,就能让谁下台……不太现实。
走了七家警署之后,王雪娇在心里把警署这一条线去掉了。
应该不是要对警署下手,不确定因素太多,如果是她的话,她是绝对不会在这种地方费劲。
如果中央情报局真的在警署折腾……那……也挺好,以后向恽诚报经费,就可以往十倍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