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7/9页)

“唉?真的?”尹俊杰大喜。

想一下子找到那么多符合条件的人,也不容易。

卡拉马在本地的名望不足,招人的效果不如找珍珠酒店的老板。

得知王雪娇要短时间内找一批人干活,并且会支付给他百分之十的佣金,老板顿时来了精神,他不仅快速把事情安排下去,还积极跟王雪娇套关系:“你的轿车跟我的是同一个牌子,同一个颜色,说明我们品味一样,有着相似的追求。”

王雪娇在心中暗自吐槽:“我是实在没办法了,找不到别的车可以买,谁跟你品味一样!谁家好人的品味是买车头抄红旗,车尾抄劳斯莱斯的玩意儿啊!

是我不想开劳斯莱斯吗!是你们这个穷地方没有,有钱都买不着!

混得比金三角差远了,这还是美国农技专业扶持了半天的结果。就这,还跟金三角齐名,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金新月和金三角都是三国边境,但是金新月靠着的三个国家都很糟糕:阿富汗被苏联炸了十年;伊朗,被美国制裁了十几年;巴基斯坦跟印度撕了几十年。

运货条件也不像金三角那么方便,只有那么几个有实力的大毒枭能把大批量的货一次性运出去。

运输渠道被垄断,地头价就更便宜了。

地头价便宜,人能挣到的就更少了。

贩毒也好穷,不贩毒更穷。

其实在这种地方,普通人做什么都差不多,卖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了信息和渠道。

比如在各国都有上层当同党的大毒枭,比如背后有庞大家族的珍珠酒店老板,比如父辈跟中国工程兵一起修过喀喇昆仑公路,从而跟中国搭上线的卡拉马……这些人才能挣到钱。

吐槽归吐槽,王雪娇还得指着他帮忙招人。

虽然他也是为了佣金而奋斗,不过没有他,王雪娇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把招聘启事让足够多的人看见。

对前途一片迷茫,根本看不见未来的年轻人,很容易被两件事蛊惑:一是钱,现在或者不久的未来,最好是有个固定日期,立马给他;

二是名,许诺给他荣誉,会让全家、全族、全村……为他骄傲的事情。

王雪娇现在给他们的就是第一种蛊惑方式,她开出的要求是:

曾经从金新月往中国运过货;

曾经参加过武装组织。

开出的薪酬是每天十美元,这个价格是在金新月贩毒收入的五倍。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还有骗子。

来了将近一千个人,个个都说自己曾经往中国运过货。

严格的面试官阿里同志,随便提了几个关于喀喇昆仑到红其拉甫那段路的小问题,就轻松干掉了九百多个,只剩下了三十。

武装组织倒是真的都参加过,又穷又没事干,端着组织发的枪,有事参加活动,没事就抢个劫。

阿里问起袭击军队的那一支组织的名字,所有人都能回答的出来。

通过了阿里的初步面试,就是张英山的二轮面试,或者说是做背景调查,问他们往中国运的是什么,谁雇佣的他们,什么时候雇佣的,最近有没有人再来雇佣。

问这个没别的意思,想知道他们对中巴公路的认知到底是什么时候的,毕竟那条路破破烂烂,经常塌方出意外,要是几年前的经验是不好使的。

问最近是不是有人来雇佣,是替他们考虑,要是为了这两天的短活耽误了跑长途运输的大活,多亏。

其实这些人根本就不会因为短活耽误大活,万一有新老板来招司机,给钱给得更多,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跑路,根本不会留恋一秒钟。

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他们非常积极的回答,能说的全说了,最近也有人雇佣他们走喀喇昆仑公路,那些人只招熟脸,像他们这些以前没有合作过的人,是得不到工作机会的。

按时间算,那支车队应该已经到了奎达,只是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得找。

跑过喀喇昆仑的司机们互相认识,如果车队的人出来购物或是吃饭,这些人可以认出来。

这种车队在奎达最多待一夜,明天一早就会走,如果今天找不到他们,想再找就不容易了。

王雪娇给他们的任务是:三十个人分成两班,一班人在城里转悠,车队来了告诉她,另一班人给尹俊杰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