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第5/8页)
苏嫣然的会谈成果可谓相当丰硕。
对外宣称的都是为佤邦提供了农业技术指导。
有电才能使用烘干机,加速农产品干燥和打包装袋。
有通信才能加速互相之间的协调沟通,提高农业产量。
至于佤邦执行入境宽松也没毛病,这边地里有虫害,不得马上解决吗?农技专家要进来,难道还要拦着吗?
至于谁是农技专家……进来的队伍又会种菜,又会养猪,植物动物都能搞定,怎么就不是农技专家了。
提供电力和通讯能保障边境稳定,不亏。
要是提供了还不老实,那就不提供了,也不亏。
·
·
当苏嫣然谈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王雪娇也接到了新任务。
此时的中国,除了三大黑枪基地之外,还有三大毒品集散地:
临夏三甲集,西北第一贩毒大镇,号称“小金三角”,毒品的吞吐量是以车皮,而不是人次计算。外人要潜伏进去很难,一眼就被认出来,
同心县,以“下马关镇寡妇村”而闻名,村中有守死寡的,也有守活寡的,死寡的男人是因为贩毒被枪毙了,活寡的男人不是在贩毒的路上,就是因为贩毒在大牢里。
临泉庙岔镇,八十年代的时候太穷,很多地少的农民没饭吃,就去云南帮人种西瓜,遇上年头不好的时候,老板给不出工资,就拿毒品顶工资。
当农民们回家,发现那些“工资”转手一倒,轻松翻五倍,要是卖到旁边的大城市,翻十倍都有。
种什么西瓜!
这三大集散地不制毒,货源地是金三角。
三甲集已经有本地人不想自己家乡一塌糊涂,自愿做线人,卧底在其中。
庙岔镇也在治理之中。
王雪娇的任务目标是同心县。
同心县的毒源路线是:金三角或金新月——中亚——乌鲁木齐——银川——同心。
接手毒品入境后运输的人,他们的身份不仅仅是毒贩,还是极端狂热份子。
他们不只是来送毒品的,还有送他们的有毒思想。
以女人居多的下马关镇,他们也没有放过,这些女人大多没有文化,早早嫁人。
要是丈夫被枪毙,自己没孩子,只要有人稍微挑唆两句,她们就会生出奇异的献身精神。
如果丈夫只是被抓起来,或者连抓都没抓到,那就更好办了,连挑拨都不用挑拨,只要先把她们丈夫搞定,然后由丈夫对她们说:“跟我干。”
她们就会跟着丈夫干,丈夫让拿刀,她们就拿刀,丈夫让她们砍人,她们就砍人,都不需要另外费劲搞洗脑培训。
在这里,运过来的毒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外销,一个是自用。
那些狂热者们哪怕挨了枪子,都好像不怕痛似的继续往前冲,不是他们的信仰有多坚定,多么勇敢无畏,完全是嗑药嗑大了,这就是日本在发明冰毒之后最重要的应用渠道,德三帝国也是这么干的。
这次向王雪娇亲自发布任务的人是叶诚的上司的上司,在互联网公司,这种身份叫叶诚+2
他对王雪娇说:“在境内接货的这个人,又贩毒,又搞极端狂热,他手下众多,他从不亲自出面,我们只知道他的名字叫老马,其他信息都没有,你的任务是找出他,并且将这条运输线彻底掐断。”
又是一个只有名字的任务,这次更绝了,连性别都不知道。
王雪娇想起一本风靡一时的励志书《致加西亚的信》……当年她第一次看,觉得那个安德鲁上校好牛逼,都不知道人在哪儿,也能把信送到。
现在,她只有一个想法:呵,就这?
我连要找的人是什么性别都不知道咧。
说不定那个老马甚至不是人!是一头驴!
叶诚+2向王雪娇问道:“有没有信心?!”
“有!”现在的王雪娇已经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不敢做保证。
这有啥!
木思槿都被她找着了,既然那个老马是有身份,有事迹的,还有什么找不着的!
“很自信嘛!”叶诚+2对她这样的状态非常满意。
王雪娇问道:“这次我还是向叶诚汇报吗?”
“不,这次的任务需要你领导木思槿建立起的情报网,你直接向我汇报,我会给你更多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