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第4/9页)
结果昨天是两头整猪供两三百人吃,今天是最多半扇猪,要供两千多人吃……这能吃到什么?切成肉沫,都未必能分到一星半点。
国内有一种旧俗,叫做“太公分猪肉”,早年能得到猪肉的是所有男丁,包括新生的男婴和已经去外地的男丁,不管是媳妇还是女儿都没份,后来有所进步,换成按家分,或是女性也参与分。
过去的女人们不吵不闹,不是不想,是因为没有权力,吵闹了也只会被骂没规矩、不安份。
波明和宋托的手下可没有人觉得自己就是应该吃不着猪肉的,大家都是忠于同一个信仰的战士,凭什么你有我没有。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现在已经吵得惊天动地,把波明和宋托都吵出来了。
波明先把负责采购的司机叫过来,狠狠抽了几个巴掌,还把他踹倒在地,质问他为什么只买这么一点。
司机十分委屈,他把金边所有卖肉的地方走了一圈,把能买的都买了,可是去迟了,就是没有了,他也没有办法啊。
波明大怒:“你就不能不买吗?”
司机愣住了,在他的脑子里,根本就没有“不买”这个选项。
木思槿在人群里,粗着嗓子,用高绵语小声地说了一句:“要是住在城里,去晚了也能吃到。”
这句话让周围的士兵想起前几天哗变跑路的几千人,他们没有回来,也没有公布被现在的政府处决……一定已经过上了天天有肉吃的日子。
他们围着小木屋,为了一口肉的分配向两位老大讨说法。
这是人家的内部事务,三个中国人站在一边,谨慎围观,王雪娇努力绷着嘴角,脸上的快乐都快溢出来了。
王雪娇曾经在一个初创公司里待过三个月,那个公司有两个老板,各有嫡系部门。
有一天,这两个嫡系部门联手办成了一个大项目,做项目之前,老板拍胸脯保证,项目做成之后,有二十万奖金。
做成之后,老板也确实拿出了二十万现金。
但不是两个老板,在正式场合,平分给两个部门。
而是一个老板拿出了二十万给自己的嫡系部门,让自己的嫡系部门分配。
那个部门就自己把二十万留下了,一分钱都没有给另一个部门。
另一个部门去找自己的老板,不幸的是,这个老板是个怂货,让她们不要计较这点小事,不要影响安定团结,要大家齐心协力把蛋糕做大,而不是看着这点小钱。
一个月内这个部门离职大半,第二个月走光了,四个月后公司倒闭了。
眼前这猪肉怎么分,恰如那家公司旧事,要是处理不好,今天晚上他们保准内讧,明天早上金边政府过来收尸。
当年那两个老板,一个曾是腾讯高管,一个曾是阿里高管,都是高学历,也有点能力的。
现在王雪娇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曾留学法国的波明和宋托会做出什么选择。
王雪娇自己想的办法除了剁碎成肉沫,就是分给伤兵,残疾多分,重伤次之,轻伤再次之。
好歹让人看看,为组织受过伤,为将军流过血,是可以有实质好处的,可以让身体健全的人生出悍不畏死的心,知道自己伤了残了可以得到更多的照顾。
所有人都在静静等着波明和宋托的决断。
波明下令:“把所有的肉都扔到河里,我们追求的是绝对的公平,如果不能做到所有人都吃到,那就谁也别吃!!”
士兵们哗然,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盼了一天的肉,就这么被波明的亲信拎着,扔到了一旁的河里,被湍急的水流冲走。
一生见不得浪费食物的王雪娇低声对张英山说:“他是不是想学霍去病在酒泉干的事,给学岔了?”
要么本着笼络心腹的态度给自己人吃,要么本着公平的原则让昨天没吃上的人吃……这么一扔,算是把两边都得罪了。
这得多强的信念才能继续跟他混啊。
王雪娇从士兵的眼里看见了失望,包括波明的亲卫士兵。
可惜……他们的气性还不够大,想想中国春秋时,有因为没吃着肉而造反的公子,还有因为没吃着肉,就把主帅卖进敌军大本营,留下千古流传的成语“食指大动”和“各自为政”。
波明把肉扔掉,谁都不让吃,在道义上还有话说,扛着“公平”的大旗,不满意的人会被打成“就是你想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