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3/8页)
放在最顶上的是几根粗壮的大白萝卜。
王雪娇拿了一根萝卜:“吃过没?”
“还没。”张英山应了一声,就忙着把菜一样一样搬到仓库里去。
王雪娇喊了一声:“把大米粉给我拿出来。”
她卷起袖子,先把腊肠腊肉洗干净,扔到笼屉上蒸着,再把大白萝卜的皮削了,用擦子擦成细条。
大白萝卜含水量很高,擦完细条,出来不少水。
王雪娇倒了半盆的大米粉,再往里兑了一些澄面和马蹄粉,把萝卜水倒在盆里和面。
面浆和好之后,就把蒸笼上的腊肠腊肉拿下来,跟虾皮一起,细细切做臊子,扔到油锅里炒香。
“好香啊”刚才还在墙角里睡得昏天黑地的钱刚,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在王雪娇身后,眼睛瞪得像铜铃。
“早呢,还没好呢!一边玩去!”王雪娇把在她身后转来转去的钱刚赶走。
钱刚委委屈屈地走了:“昨天叫人家大师再表演一个,今天叫人家一边玩去。”
“你不出去,一会儿就被你吃光了!”王雪娇一边说,一边把炒好的腊味盛出来,倒进萝卜丝。
萝卜丝一炒就出水,正好再倒进刚才的粉浆里,这下一滴自来水都不用放了。
王雪娇哼着小调,把粉浆稀里哗啦倒进萝卜丝里,搅匀,拿起腊味也一并倒下去,拿着勺子搅一搅,再倒进调料,看看差不多了,就把糊糊们,一起倒进蒸盘,继续上笼蒸。
“好香,什么味道”魏正明也起来了,像游魂似的飘进厨房,“啊,我闻到了腊肉味噫,还有讨厌的萝卜臭味。”
“一会儿你别吃。”王雪娇凶巴巴地洗碗洗砧板。
看着时间差不多,王雪娇拿了根筷子对着萝卜糕扎下去,拔出来看看,没带粉,这就是蒸好了。
放凉后,她拿起萝刀把萝卜糕切成比筷子略厚一点的小长方块,扔进油锅里煎。
煎黄一面再翻一面,转头一看,韩帆双手托着一个盘子,眼巴巴地看着煎锅。
那个期待的表情,让王雪娇想起嘴里叼着饭盆的警犬们排队等吃饭的那张图。
“等一下啊,马上就好。”王大师傅就喜欢这种老老实实等吃饭的人了。
第二面也煎黄了,王雪娇把灶头的火关了,一转身,韩帆身后跟着钱刚,钱刚身后跟着魏正明,三个人一个动作,一个表情:双手端着盘子,眼巴巴地看着煎锅。
王雪娇给韩帆和钱刚各盛了五块,轮到魏正明,王雪娇“哼”了一声:“你不是说有萝卜臭味儿的吗?你来干什么?我家子涵萝卜回家哭了好久,说以后有你的活动,它就不参加了。”
“我来尝尝,为萝卜洗冤屈!”魏正明大义凛然。
“你够”王雪娇笑起来,给他也盛了五块。
张英山还在仓库里忙,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来,王雪娇没给他盛,依旧放在煎锅里,要是他出来以后萝卜糕凉了,就能直接加热,不必来回倒腾。
魏正明一向不喜欢吃萝卜,红皮萝卜太辣,白皮萝卜水煮之后有一种他非常不欣赏的臭味,也就生吃心里美萝卜能让他与萝卜之间短暂的和解,但是吃多了又会放屁,会影响他的形象。
刚开始蒸的时候,他闻见了他最讨厌的萝卜臭味,现在被油煎过,那股味道似乎闻不到了,反倒有一股强烈的腊味香。
他对着咬了一大口,外壳被煎得微脆,里面三种粉组合成的粉浆弹性十足,配合着两种有韧劲的腊味、虾皮的海鲜味,滋味十足。
绿藤市本地也有十字花科植物与面粉组合的油炸物,放萝卜丝的叫萝卜丝饼,俗称“油端子”,放瓠瓜的,叫做“瓠拖”,本质上就是面浆与植物块茎搅和搅和,用平底勺盛着,下锅油炸,五毛钱一个。
全靠普通油炸物的香气撑着,吃一块就腻了,也没有这么丰富的口感和味道。
“这个要是做出来卖,起码一块钱一块。”钱刚吃得不亦乐乎。
就连看不起萝卜的魏正明,也一口气把盘子里的五块都吃光了,然后眼巴巴地望向厨房,刚才他看见王雪娇切萝卜糕了,还剩下一些边角料,搁在一边没动。
他捧着盘子,央求王雪娇把边角料也炸一炸给他吃:“放时间长了,就硬了,串味儿了,还是赶紧吃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