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2/3页)

身为合寙人,她们要能种地能打仗。

她们想努力学武艺,真有战事时,她们能一往无前。

闻五不曾这么瞩目过,忍不住有些脸红,“都是益州人,我自不会藏私。”

心急的村民等不到回村了,队伍休整时就追着闻五要学。

李解则被孩子们围着,哼哼哈哈的比招式。

小脸被太阳晒得红了黑,黑了红,回到新益村时,皮肤黑得跟煤炭似的。

一行人活蹦乱跳跑进村,吓得赶鸭子的汤九以为嗜血者进村,甩了竿子就跑。

斧头掂了掂背上的小煞,朗声喊,“汤九叔,是我们,我们回来了。”

跑到屋檐的汤九转身,“你谁啊?”

“斧头,三东家带我们进村的,忘记了?”

汤九见过赵广安救回来的娃,可记不住长相,盯着斧头看了又看,直到隔壁家的小姑娘喊幺叔他才认出人来。

他问小姑娘,“十九娘回来了?”

“回来了。”小姑娘声音软糯糯的,捡竿子追乱跑的鸭子,自豪道,“我们杀了霸占我们屋的人。”

汤九脸色微变,“你们攻进益州城了?”

不是说好装鬼吓唬吓唬就行了吗?怎么还杀人了?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十九娘就不怕把大家搭进去?

“没。”小姑娘伸竿,轻轻拍鸭子的屁股,不让它继续乱跑,“青山村长抓了坊主,逼迫他将城里最坏的人引出来,最后一天,阿娘她们围杀了一百二十人呢。”

汤九皱眉,“你阿娘杀人了?”

虞娘子弱不禁风,能杀人?

“对啊,我阿娘都高兴得哭了呢。”小姑娘眼睛眯成了月牙,“她让我好好学武功,要像十九娘那么厉害。”

汤九敏锐的抓到了关键,“十九娘会武功?”

他以为武艺不凡的是李解。

毕竟,李解常常

“会啊。”小姑娘以竿为刀,学梨花那日的动作,尤

其杀完后的淡定样,学得惟妙惟肖。

汤九皱紧眉,心道这份淡然不是谁都有的,十九娘以前经常杀人?

他看向村口方向,“十九娘呢?”

“她坐车,要晚些时候才到。”小姑娘比划招数的时候,鸭子又往旁边跑了,她喊,“快来帮忙呀。”

犹记得赵家人刚送鸭子来时,鸭子还是拳头大小,全身的毛黄灿灿的,现在全身褐灰色毛,有头骨大了。

“幺叔,鸭子什么时候下蛋啊?”

汤九有些心不在焉,“估计要入秋去了。”

不知家人有没有受伤,他唤斧头,“辛苦你们把鸭子赶回笼,我去外面看看。”

太阳西沉,晚霞映红了天际,沙尘轻扬的官道上,一群人兴高采烈的举着森森白骨竿走来。

这次交手,二十九人受了轻伤,十五人伤势要重点,主要还是缝竹甲的线太细,线断竹甲散架引起的。

汤九的阿姐就在其中。

汤九穿过人群,见外甥女扶着阿姐慢行,脸色难看。

大步上前帮着搀扶阿姐,“你怎么样?”

“没事。”汤小娘回以一个笑,“能下地走动了。”

汤九抿唇,上前屈膝弯下腰去,“我背你。”

“不用,都已经好了。”她撩起外面的半臂衣,欲给小弟看自己的伤,却被一双手按住了。

汤九脸色严肃,“先回家。”

知道他生气了,汤小娘哑了声。

汤九气的不是她,是梨花,他觉得梨花这次太冒失,失了建国的初衷。

合寙乃凶兽,目的是威慑外人不得踏入合寙地界,梨花竟借吓唬的名义和益州开战,这不纯粹把大家伙当傻子吗?

照理他该先去见梨花的,但他扶着妻子,不发一言就回去了。

见惯汤九言笑晏晏,乍然见他冷了脸,村民以为汤娘子伤重的缘故,并未多想。

梨花不注重虚礼,也没放在心上。因为她忙着宽慰心情不佳的赵广安。

医书上没有药丸制作的记载,赵广安想的两个法子都失败了。

一是把搓成渣的艾草熬黏糊后捏圆,火候没控制好,艾草糊了,药性全无。

二是混入米糊糊揉搓,搓是搓出来了,但半天就馊了。

这种放棺材里还行,随身携带就不能了。

是以,等她想起汤九已是深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