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第2/3页)
他的声音又响又沉,抱着弓弩的赵广安嘴唇打颤,“对。”
就在这时,前面的人忽然停下。
紧接着,头上的树剧烈一颤,许久未露面的罗大他们从树上跳了下来,“十九娘。”
他们的衣服早被雨水淋湿,鞋子也不知哪儿去了,落地后,向梨花拱手,“追咱的是这座山的杂工,约两百多人,论武力,咱绝对打得过...”
他还有未尽的话,梨花回头望去。
估计没料到她们有灯笼照明,刚刚那一跑,与那些人的距离又拉开了些。
梨花问,“那些兵呢?”
打赢后面那些人还不行,要打赢山里那些兵她们才有活路。
见罗大郎他们回来,其他人纷纷围了过来。
罗大郎擦一把脸上的雨,脸色凝重,“山里驻扎的士兵差不多有两万,我找过来时,他们已整队准备出发了。”
他给梨花指益州兵卫所位置,“离这儿两里左右。”
众人脸色煞白,“那怎么办?”
他们这一趟不过五十几人,怎么与两万兵对抗?
梨花哑着声又问,“山那边可去看过?”
现在最重要的是明确往哪儿跑。
罗大望向渐渐逼近的人群,语速加快,“山的背面有村庄,村庄里有多少人暂时不知,不过看那些耕种的田地,人数估计不少,咱想活命的话,只能进村。”
有人纳闷,“为什么?”
冲他们白天看到的,只要是人就危险。
想安全,还得没人的地才安全。
罗大直言,“我猜那些是士兵们的家眷。”
“那就翻山...”梨花当机立断,“罗大,我给你们弓弩,你们断后,其他人继续往山上跑...”
她打手势,让其他人继续跑,然而大家都站着不动,“你呢?”
“我和罗大他们一起。”
“不行!”赵广安反对,“你不会爬树,落那些人手里了怎么办?”
他可记得铁笼里的汉子想要她耳朵来着。
他还要再说,突然狂风大起,灯笼一飘,霎时黑了下来。
那些人的灯笼也熄了。
黑暗中,罗大的声音再次响起,“以大家的脚程,翻过这座山到村庄最早也明天晌午了,那儿既是安顿士兵家眷的地方,肯定有重兵把守,大家若日夜不歇的赶路,哪儿有力气进村...”
他道,“我提议找个隐秘的地休整,我带人击退那群人就与你们汇合,等休息好了,咱再一鼓作气冲进村。”
只要不让梨花涉险,赵广安什么都答应,因此,他第一个附和,“就这样,三娘,你随我们寻地等罗大他们。”
说完,伸出手拉梨花,“罗大有经验,咱听她的。”
熄灭的灯笼点不燃,梨花摸黑将东西递出去。
情况紧急,罗大没问弓弩哪儿来的,东西接过手就分出去,“十九娘,往右跑,右边有山泉水,山下喝的水都从那儿来的。”
“嗯。”想到什么,梨花又递了个竹盒塞到罗大怀里。
罗大一抱住就双眼放光,“十九娘...”
“动作快点。”梨花往前走,“解决掉他们就走。”
“好。”
其他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感觉罗大的声音亢奋了许多。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太饿了,隐隐闻到了肉香,罗四叮嘱兄长,“水囊里没水了就接雨水喝,别碰山里的东西。”
进山前,每个人身上都装了干粮,吃十来天不成问题,所以他不担心兄长饿肚子,就怕他渴了乱喝水。
“晓得了。”罗大郎回了句云州话,然后就往树上去了。
重新摸黑往右边山里去,大家不可避免的撞到了那些竹笼子。
竹笼子编织得细密,上面又搭了层草篷,是以里面有动静大家伙也不知道是啥。
况且,逃命的关头,没人对这些玩意感兴趣。
赵广安一直拉着梨花的手不肯松开,且不知是不是害怕梨花回去,走两步他就要喊一声三娘,然后梨花应声了他才敢呼吸。
后面响起鬼哭狼嚎的哭喊咒骂时,梨花发觉牵着自己的手收紧了。
她心里不是滋味,“阿耶,我在呢。”
被赵广安护着,她一路没再被枝桠刮着,但雨水冲刷下来的碎石磕着脚很难受。
不知过去了多久,后面那些声音消失时,前面的罗四喊,“没有竹笼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