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4/6页)
男人说,“不太好,但程副将既决定插手此事,城里应该乱不了多久。”
“那张百户呢?”
男人一怔,似是诧异梨花怎么突然问起他。
梨花看向城门口站着的官兵,他们虽然穿着盔甲戴着盔帽,但站姿怪异,明显有伤的缘故。
加上时不时飘来的药味,很难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男人回头望了眼同僚,不瞒她,“张百户受伤了,否则定会亲自前来见你的。”
“伤得很严重?”
连路都走不了?
男人点了下头,张百户不让他告诉十九娘,害怕芳娘子担心,谁知十九娘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
梨花蹙了下眉,目光落在官兵推来的车上,“粮食我收了,肉和药材你们自己留着用。”
男人震惊,要知道,为了攒这些药材他们花了多大的心血。
十九娘竟不要?
梨花说,“这益州,没了你们和地狱有什么区别?你们既誓死守护,就要好好保重身体才是。”
是的,这些人是要跟益州共存亡的。
从张百户拒绝跟芳娘子出城她就猜到了。
男人知道十九娘聪慧,不成想她两句就说破了他们的决心。
在以前,他们戍守益州是护益州城的百姓安宁,而现在,他们的职责是守卫这座城不被外敌攻破,程副将说了,哪怕死,他们也要死在益州。
望着面前比自己矮许多的姑娘,他别开了脸,“这些人就拜托你了。”
“你们想走吗?”
男人摇头,“不走了。 ”
人活一辈子,总得做好一件事不是?
梨花后面的闻五湿了眼眶,喃喃出声道,“他们这样,显得我们卑劣又庸俗。”
赵广安听了,反驳他,“什么卑劣庸俗,要我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他们就是太认死理了,誓死守在这儿又如何?救得了百姓吗?救得了自己吗?死了又如何,想救的人都没能救啊...”
“......”
这话怎么越琢磨越有道理?
闻五哑口无言。
赵广安又说,“人哪,只有活下来才能救更多人,你们虽然过了段憋屈的日子,但救回来的人够你们死后升仙了不是?”
“......”闻五张了张嘴,“三东家说得有理。”
撇开那段屈辱不提,他们做的事和士兵没什么两样。
赵广安赞赏,愈发来了精神,抖擞着走到梨花面前,将刚刚的’道理‘复述了一遍,字正腔圆道,“你们朝廷要收留难民就让他们收,你们带着百姓去其他地方生活,这烂摊子谁爱管就让他管去,左右都是贪官恶吏跟群外地人,谁还在意他们的死活不成?”
这话要是赵广从嘴里说出来,必是轻言细语,娓娓道来。
赵广安却不是,他声若洪钟,不像在劝人,更像在威胁人。
一时,四周鸦雀无声。
男人更是瞠目结舌的望着赵广安,赵广安昂首挺胸道,“我说错了不成?衙门要包庇作恶的人,就让他们一起生活好了。”
“......”
好像,似乎,的确,是这么个理。
顿时,墙边的百姓清醒了,一瘸一拐的涌过来,“秦百户,这位郎君说得对,你们是好兵,你们留下来也是死,不如跟我们一起走,这鬼地方,谁要待谁待去。”
男人语塞,再开口结巴起来,“不...不行。”
都走了,他日岭南长驱直入,北边的百姓也会遭难。
“衙门里没一个好东西,你们既敢撺掇难民袭击卫所,难保不会做出更过分的事儿,你们不走,早晚会死在他们手里的。”
整个益州城,除了县令是益州人,几位坊主全是外地人。
其中一个还是戎州人,想当初益州对戎州人犯的事,不可能轻易放过他们的。
男人心意已决,“时候不早了,你们尽早离去吧。”
梨花看向城门边的人,其中两个频繁的挪步,似乎被赵广安说动了,她稍作沉吟,与男人道,“秦百户要不要问问他们?”
像赵广安说的,他们不走,最好的结果就是成为嗜血者。
像罗大郎他们那样,为了保护更多人,牺牲自己。
男人顺着她的视线瞄了眼朝夕相伴的同僚,高声问道,“你们想走吗?”
众人瞬间站直,异口同声,“吾等誓死追随程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