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4/6页)
他站姿笔挺,黝黑的面庞在阳光照耀下似度了层金光。
声音像铁钉凿石,清晰的钻进每个人的耳朵里。
“益州城南郊的村落已荒芜,谨防岭南人进犯,南郊的田地我们就不要了,但北郊数百亩田地不能不要,诸位若是愿意,可随士兵们一起耕地,往后两年,官府不征税,诸位的粮食吃不完的,可按市价卖给官府...”
百姓们有点懵。
官府征回了所有地,她们种出来的粮由官府收走后再统一分回来,听程副将的语气,种出来的粮食怎么像她们自己的?
有妇人大着胆子问,“我们种出来的粮食算我们的?”
程副将偏头看过来,“当然,益州王免了赋税,你们种出来多少粮就是多少粮。”
天下还有这样的好事?巷子里的百姓们议论起来。
为了不让自己看上去显眼,梨花拉着李解靠墙而站,问身侧妇人,“婶子觉得如何?”
“北边有十几亩上好的良田,能去那儿最好了。”妇人迅速合计着,“咱们没有粮种,不知道官府会不会给咱们发粮种,开春的粮种是不要钱的,这次咱种的粮归咱自己,粮种官府恐怕得收钱了。”
“不然问问?”
妇人抬起头,因紧张,声音有点颤抖,“我们没粮种,官府给粮种要收钱吗?”
“不收钱。”说话间,程副将步履稳健的走了过来。
梨花微微侧身,站去李解身后。
李解扭身,挡住程副将的目光。
程副将并没注意到他身后的小姑娘,目光在李谢脸上滞了滞,偏头看向巷子里的百姓,耐心道,“这个时节,地里长了草,你们想种粮,把地捯饬出来后请村长检查地的情况,村长确认无误后就会给你们粮种。”
这么做,主要为了避免百姓领了粮种不种的情况。
他说,“城郊的田地多,以前是由官府登记人口后分配,现在你们想去哪儿就去,只要在益州地界,种出来的粮食都算你们的。”
还有这样的好事?妇人惊讶,“真的?”
“真的!”程副将又瞥了眼李解。
倒不是他怀疑李解的身份,兵营征兵后城里就阴盛阳衰了,迁都的消息传开,城里没征兵的男子也携家眷走了,进城至今,面前的青年是他见过的唯一的男子了。
“小郎君想去哪儿?”他问李解。
李解摇头,“没想好。”
“若想待在益州种地,待会便来衙门登记,无论去哪儿,都有士兵护送保证你们的安全。”
“容我想想吧。”李解面露迟疑。
程副将点点头,问百姓们是否还有疑惑,然后往下一个巷子口去了。
益州城的粮食没多少了,目前想方设法也要让百姓们种地,如若不然,用不着外州人打过来内部也会乱。
走了两步,他回头和李解说,“城里空置了许多宅子,过两日衙门就会重新登记,凡是无主之宅,你们占了就是你们的...”
百姓们喜上眉梢,当即忘了害怕,撒腿就往巷子里跑,“这个宅子的主人搬走了,我要这间宅子。”
“我要这间…”
“这间,这间是我的…”
刚刚还略有些紧张的人,这会儿像打了鸡血似的兴奋,程副将补充,“每人限一座。”
李解问梨花,“咱们可要...”
“要。”尽管知道是程副将
收买人心的手段,但城里有座宅子,往后进出办事方便得多,“你之前来过,觉得哪儿的宅子好?”
李解眺向衙门后头的街。
梨花会意,待程副将回了衙门便往后面那条街走去。
百姓们沉浸在占宅的喜悦里,还没开始挑剔位置,因此衙门后街没人,街上静悄悄的。
这条街住的应该都是有钱人,门前立着石狮子不说,门和门框是铜制的,坚硬得很。
梨花挑了件黑色掉漆且没上锁的大门进去,宅子的主人约莫走得仓促,走廊散落着衣裳首饰,花草也枯死了许多。
不过门窗完好,家具摆设也在。
她问李解,“这间宅子怎么样?”
“看房屋格局不错,而且屋顶好像翻新过,没在地上看到碎瓦。”
地龙翻身过后,街上很多七零八碎的瓦片,而这儿却没有。
梨花也发现了,院子里有水池,这么久过去,里头仍有水,她道,“那就这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