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第5/6页)

怕石进不信,她又说了一扁鹊,“石老爷不必担心我搅乱你的好事,我买了东西就走。”

石进沉吟,“你要买什么?”

“药材,粮种,油,盐,饴糖,农事的书……”她故意没提火折子,山里防不住火,总得留

个心眼不是?

石进上下打量她,全是贵的,她买得起?

不怪他疑惑,赵广昌并没告诉他赵家山里挖到粮食和金银财宝之事。

当然,不是赵广昌故意隐瞒,那些东西有主,不小心被他们挖到而已,在山里不说,是怕石进称那些东西是石家的要求他们还……后来不说,是赵漾丢了,赵广昌意志消沉,根本没想起来。

石进说,“物价疯涨,你要的东西可不便宜。”

“都来了,再贵也得买不是?”来荆州后,梨花当贵人当上瘾了,说话滴水不漏的。

石进道,“我的马车借你,望你早点办完事离去。”

昨晚,赵广昌都快煽动那些人答应了,谁知被梨花搅黄了。

难民精得很,若发现梨花有拉拢之意,必定毫不犹豫的投靠梨花。

因为梨花表现得很嚣张,连管事们都得看她脸色,这样厉害的人,他是难民他也选她。

他在荆州经营这么久,眼瞅着快成功了,怎么能让梨花杀出来抢夺人。

“可要给你们车夫?”

“不用。”梨花笑容灿烂,“那就多谢石老爷了。”

有马车能节省体力,速度还快,她们赶在傍晚就进了城。

荆州王登基,与民同庆,进城的苛捐杂税通通免了。

许是这样,大雨倾盆的街上也有行人。

“刘二叔,问问医馆怎么走?”

荆州没有经历饥荒,没有百姓流连失所,所以城中一片欣欣向荣的影响。

“兄台,请问医馆怎么走?”刘二勒住缰绳,问路边的行人。

“走到第二个岔口左拐就是了。”

“多谢。”刘二挥鞭,回头跟梨花道,“荆州太平,百姓都和善得多。”

在戎州,别说问个路,前一刻还称兄道弟的人下一刻就会反目成仇。

“三娘,往后我们可以常来。”

下一次,他们用马车拉酱来卖,远是远了点,比益州安全多了。

梨花撩起帘子往外头看。

商铺林立,五颜六色的布帜招牌迎风飘扬,一派繁荣之象。

“好啊。”

天黑得快,医馆没什么人了,梨花让大夫给她把把脉,看看是否有什么不妥,然后再给刘二他们瞧瞧。

“小娘子可是不信在下的医术?”

这几人的气色,不像有病的。

“不是。”梨花看向他身后半面墙的药材抽屉,解释,“我们远道而来,想看看是不是半道生病了,还望大夫莫怪。”

大夫来医馆问诊不到两月,最不喜旁人质疑的目光,见梨花神色诚恳,没有轻视之心,脸色这才好了点。

“小娘子脉象沉稳有劲,不用服药。”

“我想买点涂伤口的药膏,你这儿有吗?”梨花认识的字不多,有些药材名认不全。

上次看大夫,抓的主要是治疫病咳嗽发热的药,谁知进谷后,族里人大大小小的伤没有消过。

“要多少?”

自然有多少买多少,梨花想着,但当药膏瓶拿出来时,她又改了主意,“药膏的方子卖吗?”

药膏装在瓷瓶里的,瓷器薄脆,磕着就坏了。

买方子就不同了,不仅山里能用,难民们也能用,想要笼络人,总得拿点实实在在的好处来。

大夫皱眉,“你家种药材的?”

要不拿方子作甚?

“准备种。”梨花脸不红心跳的说,“药材涨价,种药材比种粮划算。”

“你家有认识药材的人吗?”大夫说,“好些药材看着一样,药效却大不相同,弄错了要死人的,就说比如艾草和蒿草,乍眼瞧着差不多,实则差了十万八千里。”

村民们挖草药和挖野菜差不多,只挖认识的,去年戎州城大夫开的药在他们进山后好多都认不出来。

梨花迟疑了会,“我家有读书人,准备买本药材类的书籍……”

“荒唐,乱世求生,谁家的地不是用来种粮,你竟拿来种书上看到的药材?”大夫气得捶桌,接着,从抽屉掏出一本书拍桌上,“一百两,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