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第4/9页)

他在害怕。

抱着酒坛跟在他身侧的梨花发现他微微颤抖着,偶尔抬眉瞄一眼也迅速就低下头去,像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事儿似的。

她偏头左看右看,废墟上有稀稀疏疏的火光,可能有风,那点光照不亮附近的人或物。

因此,那些细小的动静就特别清晰起来。

她和赵广安说,“估计和咱们一样来废墟搜东西的。”

“我猜也是。”赵广安不自在的瞟向光亮处,尽量忽略心底的恐惧,装出一副好奇的样子,“不知道她们可有收获?”

梨花没来过益州城,更不知道这儿以前是否繁华,直至走出一段寂静的区域,见一处突然聚集了多人才跟赵广安说,“阿耶,我们去那边。”

赵广安已经缩成了一个老头子,闻言,挺了挺脊背,望过去道,“为何?”

声音有点虚。

他手里的这盏灯笼是梨花在路边捡来的,烛台上的蜡烛有点细,只照得见两米左右的位置。

再远就得费劲看。

梨花回答,“周围就那儿人多,地底下肯定有宝贝。”

她记得是往周家方向在走,但看脚下的碎墙烂瓦,似乎走错了。

因为这儿的房屋损毁得太严重了,以致呈现了微微的坡度。

她提醒赵广安,“阿耶看路,小心崴到脚了。”

地势不平,走起来很吃力。

赵广安站着没动。

他虚起眼,目光炯炯的看向腰缠布袋手杵木棍往碎瓦里撬的人,隐隐担忧。

人分好坏,难民也是,他和梨花没找到什么也就罢了,真找到什么价值连城的,那些人跟他们抢怎么办?

他觉得左边黑漆漆的位置更好。

约莫看出他的纠结,梨花又解释,“她们中有灯笼,真偷袭的话咱至少能看清仇人长什么样子,要是去乌漆麻黑的地方,被人捅一刀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明和暗,她自然选择明。

何况涌进城的难民全是女子,赵广安身为男子,贸然出现,只会让心力交瘁,惶然无助的她们感到害怕。

赵广安向来就怕死,一听去黑黢黢的地会挨刀子,他毫不犹豫就往亮着火光的地方去了。

想着大家都是难民,走近后,他刻意跟两个肩抵着肩的妇人套近乎,“你们也来找东西的啊?”

两人穿着半新不旧的灰色衣衫,头上裹着布巾,许是淋了雨的原因,发髻软塌塌的倒在额前盖住了眉眼。

赵广安的嗓音清润,弯着腰的两人齐齐抬起头,看说话的是男子,瞳孔一缩,急急往后退。

赵广安以为两人踩到碎石没站稳的缘故,急切提醒,“小心点。”

秉着都是苦命人出身,他迟疑了一瞬,慢慢伸出手想搀扶她们。

这下,两人惊恐的尖叫起来,掉头就跑,其他人见状,亦慢慢的跑开。

须臾,这儿就剩下父女俩。

赵广安不明所以,回头问梨花,“我看着很凶吗?”

梨花看了眼被撬得坑坑洼洼的地面,“不凶,先找东西。”

好几人在这儿忙活,没准是有知情人,她四下看了看,说,“阿耶,你用我的锄头,我去周围找根木棍来。”

族里的锄具本就不够用,她就没往棺材里放那玩意,经过这次,她觉得有必要囤点挖泥刨土的才行。

赵广安顺着妇人方才用棍子撬的地继续往下挖,见四周黑灯瞎火的,不放心的说,“这种活我来,你站旁边帮我盯梢就行。”

梨花没有灯笼,万一走远了被人拖走就麻烦了。

他拉过梨花,“附近人多,别乱走。”

梨花指着一米多远的位置,“我就在那儿。”

赵广安看过去,房梁斜塌下来,一头戳进地里,另一头搭在倒了一半的墙壁上,他不让梨花去那儿,“小心房梁倒下来压着你。”

哪怕他是男子也没有独自抱开房梁的力气。

“我知道的。”梨花说,“我看看房梁是什么木材的,改天叔伯们进城了,让他们过来搬走。”

“......”

城里这么多值钱的物件她不选,选又重又粗的房梁作甚?

赵广安想不明白,却也不拦她了,叮嘱道,“成,那你小心点啊。”

话音刚落,脚下的石土骤然一松,晕眩感

随之而来,同时还伴着瓦片房梁木材的晃动,他急忙屈膝稳住自己的重心,抱怨道,“还有完没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