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6/7页)

母子两没有多说,等赵广从跃过石壁门,老太太才松了口气的样子,见赵广从顿足脚步,脸上又换上了温和的笑,“老二,是不是还有什么事?”

“娘要保重。”

“好,娘等你回来。”

赵广从这才头也不回的走了。

他们没有故意背着人,梨花和老太太回去时,地里干活的曾老头问起,梨花直言不讳,“我二伯以前到处跑村买粮,马上就要到青黄不接的时节了,他想出去碰碰运气。”

“可要让他们小心点啊。”

“知道的,曾爷爷,你们种什么呀?”

“青葵。”曾老头说,“这块地不好,种菽类的作物怕是没什么收成,种点青葵,夏天时晒干囤起来秋冬吃。”

这个办法是去年学到的,为了囤过冬的食物,夏天时,只要能吃的东西他们都囤,野菜放久了会坏,他们就晒干囤起来,这样还坏的话,就放在火上烤,烤焦了碾成粉囤。

有这些经验,今年秋冬肯定不会难过。

说到这儿,他问梨花,“我看到你阿耶带着村里的男娃在溪边挖泥巴,挖来干什么的?”

“捏泥人。”梨花说,“益州的村民害怕岭南人攻进村,在村里挖地道,咱们这儿已经是山谷,往四周挖的话全是石头,索性捏些泥人充当官兵。”

这个法子不错,曾老头道,“那我回家让我孙子也来帮忙。”

“好呀。”

因为赵广从出去了,为黄娘子她们盯梢的人就改了,秀儿婶她们坚称汉子力气大,理应留在村里干活,盯梢的事就给了她们,所以赵广

安才有空带孩子们捏泥人。

泥人最好是正常人的身高大小,孩子们当做一件好玩的事儿在玩,赵广安则是极其慎重。

两天,第一个泥人捏出来后,赵广安立刻跑到梨花面前邀功,“你快去看看,他们都说很像真人呢。”

没有捏眼睛鼻子,只因杂草茂盛,随便扯一把盖在泥人身上跟戴着帽子的人没什么两样。

梨花去看了眼,不得不承认,恍惚一瞧,像真人。

“三娘,泥人放哪儿?”

“咱们不是在南边布置了陷阱吗?搬到那边去...”

接下来几天,赵广安都忙于这件事,梨花出不去,只能去地里除除草。

不知不觉,山谷的草越来越深,树木也变得枝叶繁茂,脱去厚厚的草衣时,山谷里的那几株果树的花谢了,枝头刮上了果。

赵广安他们捏的泥人越来越多,搬到外面后回来跟梨花形容,“像士兵似的,隐山村的村民嘲笑我们滥竽充数,结果他们跑到那边一看,吓得半死,别说,三娘你想的这个法子还真是有效。”

“岭南人不是那么好糊弄的,管用的还是那些陷阱。”

“我看过了,陷阱没有被破坏的痕迹,树村的人说过些时日他们准备再挖些陷阱。”

那些陷阱主要保护树村和山谷的人,赵广安他们捏了泥人,树村的人觉得也该做点什么,又往南挖了两排陷阱,还建了泥墙,派人在墙里看守。

为此,树村的人专门跑来说,谁要想去南边记得知会一声,不熟悉的人他们不放行的。

明明山里的日子已经太平了,但为了素未谋面的岭南人,大家还是想方设法的制造陷阱。

隐山村离得稍微远点,树村在石洞外,隐山村则在另外一个方向,知道树村的人挖陷阱建泥墙,不经想搬村了,跟树村的人一商量,树村的人不反对,但让他们往北边搬。

北边的地没有开荒,但已经种上了庄稼,明显是树村种的。

他们要是往北,就得搬更远。

土地是问题,房屋也是问题,思来想去,隐山村的人没有搬,而是慢慢往庙子靠近。

赵广安也是赶集发现的这个问题,回来后就跟梨花说,“隐山村的人有点奇怪,好好的搬什么村子?”

庙子周围已经放了木材,估计不日就会动工搭草篷了,梨花哦了声,“没人问?”

“问就是害怕,你说岭南人真的会来吗?益州不是布置了兵力吗?岭南难不成还想攻占益州不成?”

“谁知道呢?”

梨花最近天天都在关注山下的事儿,黄娘子她们下山后,还真碰到了路过的益州兵,她们照她的话回答那些人,那些人果真没有起疑,而是嫌弃她们种地太马虎,连草都不除,黄娘子说村里的田地忙不过来,这边只能随便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