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第5/7页)
“走哪儿去?”
“岭南造反,朝廷不闻不问,益州再反的话,朝廷可能会出兵,咱们有老有少,总得逃到没有战乱的地方才是。”
赵大壮疑惑,“朝廷要是不管益州造反呢?”
“那就要变天了。”
益州离京城不远,朝廷放任不管,益州恐怕会自己做皇帝了,梨花也只是听说书先生讲过各朝叛乱的事,真实情况了解得不多,她嘀咕,“也不知王家人在哪儿?”
看她还惦记王家大郎他们,赵大壮拧起眉头,“找他们干什么?”
“读书人消息灵通,他们知道得总是要比咱们多一些。”
赵大壮哑然,关于饥荒战乱,王家大郎的确先收到了消息,可惜他们没有跟任何人说而是独自逃命去了,遇到这种人,难保他们不会谎话连篇,他看眼天色,“咱是回去还是继续在这儿?”
“明天再看看她们的态度。”
第二天,当看到只有梨花一人出现在小路上时,妇人长叹了口气,“你叔伯他们呢?”
“被衙门的人带走了,我阿奶承受不住晕过去了,村里被抓走了好些人,已经乱了,阿婶,你说我能代替我叔伯他们去参军吗?”
“你是女娃,进不去军营的,老老实实在村里待着吧,你不知道,外头可乱了。”
梨花蹲在路边,双手撑着脸,一副苦恼得不行的模样。
妇人逃到城里待了好几个月,自认见识过不少阴暗,跟梨花说,“城里到处是人贩子,落到他们手里,小心被卖到南边去。”
“南边不是戎州吗?”
梨花蹲在妇人劳作的地旁,妇人看她一脸懵懂,点头道,“就是戎州,那边不知怎么回事,高价买孩子呢,都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明知不能跟那些人打交道,看在钱的份儿,仍然管不住自己。”
她往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道,“我们村就有把娃卖到戎州去的,据人贩子说,那些娃卖到戎州的那天就死了。”
“人贩子会来村里?”
“上个月来过,现在不来了,都在城里转悠呢。”
村里有吃的,卖孩子的人家少了,城里不一样,城里物价高,穷一点的人家为了不出城就卖孩子,妇人好奇,“你们村没有卖娃的?”
“没有啊,没听我阿娘说过。”
由此可见,小姑娘的阿娘必是极疼她的,在日子最艰难的时候,她也想过卖孩子,最后被丈夫制止了,说孩子如果卖到富裕人家做奴做俾也就算了,至少有条命,但是卖去戎州送命的,坚决不行,否则会遭天打雷劈。
妇人这才没有卖孩子的,她问梨花,“你们村有多少人?”
“不知道,我阿娘天天下地,不怎么管这些,我也没数过,但我们那边下地的人好像比这边少。”梨花歪着头,脸上满是惆怅,“我阿娘说土地有些贫瘠,今年不好过。”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妇人问,“你家里有几口人?”
“六口,我阿奶没了,只剩五口人了。”梨花说,“我阿奶死前说叔伯们一走,我们恐怕也活不长了,阿婶,真的不能进山找难民保护我们吗?我阿耶说过会回来找我们,我不想死。”
妇人昨晚也想了一宿,她不相信难民的为人,但真到危险的那天,她希望难民能把孩子带走。
她希望丈夫回来有亲人在村口接他。
她道,“难民是戎州人,戎州乱起来时,咱们没有帮他们,还把逃到境内的人全部赶回去了,他们怀恨在心,肯定在想怎么报复我们呢。”
这是她弟妹的原话,仔细想想,不是没有道理的。
梨花叹气,“那怎么办呀?”
“你们村开始巡逻了吗?”
“昨天回去就跟村长说了,今晚起会安排人巡逻。”
“挖地道了吗?”
“什么地道?”
看她不懂,妇人蹙眉,“这世道说乱就乱,不挖地道怎么行?回去让你们村长挖地道,将来岭南人要是攻进村,起码有个逃跑的地。”
她们村前两个月就开始挖地道了,但白天要干活,晚上精力不济,所以地道挖得很慢,照目前的进度,恐怕要到秋天才能挖好,妇人教梨花,“让你们村长找好逃跑的路线,地道就沿着挖。”
“我回去跟村长说说,阿婶,你怎么这么聪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