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2/8页)
待人走近,她大声喊奶,“阿奶,换了些什么回来?”
银钱不流通,只能以物易物。
老太太眉梢眼角吊着笑,“多着呢,回家给你看。”
走在她后面的老秦氏道,“咱们这么多人,就属你阿奶换的东西最多。”
“阿奶的竹篮呢?”
“你阿耶拎着的。”
一进堂屋,老太太就让赵广安把竹篮里的东西倒出来,全是些玉饰和银饰,看成色,多半是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梨花捡起一个锈迹斑斑的银手镯道,“怎么还有人换这个?”
老太太随意一扫,“大家又不是没钱,留这种玩意作甚?”
“那阿奶怎么拿回家了?”
老太太一噎,在以前,这种表面黑不溜秋的手镯是入不了她的眼的,可成色再差,毕竟是银做的不是?山里没什么用,进城后就不同了。
当然,她之所以换这些回来,多少是因为山英婆的缘故。
山英婆卯足劲想做赵家最富裕的,拿粮换地的事儿都做得出来,她自然要看长远点,不想说自己是嫉妒山英婆的地比自家多,她摆出一副’我这是未雨绸缪‘的高深莫测来,“等着吧,这些玩意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梨花不置可否。
老太太自顾说道,“那些人不识货,只当手镯是假银做的,幸好我慧眼如炬...”
梨花看了眼桌上的东西,心思一动,“可惜我出不去,否则就把这些拿到城里换成肉...”
说到肉,老太太感觉肚子饿了,不仅饿,还馋了,顺嘴道,“不是有你二伯吗?让他想法子去。”
赵广从回来后径直去了灶房,老太太看不到人,但有个想法越来越强烈,“三娘,天气慢慢暖和了,总窝在山里不是法子,要不让你二伯去山下探探情况,能溜进城的话,想方设法弄些家畜回来。”
想吃肉,最好自己养家畜。
在集市时,好多村民都在讨论这件事,山里有地,便是贫瘠些也无妨,主要是肉,不吃肉,浑身没劲,以前春耕农忙,再穷的人家都会想法子买肉改善伙食,现在真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她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想到什么就立马去做了,让老三扶她去灶房,亲自跟老二说买家畜的事儿。
赵广从识货,这趟出去收获不小,怕遭堂兄堂弟们嫉妒,将换来的东西全部藏身上的,老太太看他鬼鬼祟祟的,一巴掌拍向他肩膀,吓得他浑身一抖,怀里叮叮作响。
“娘...”
“我和三娘说过了,
族里上下,就你经常在外面跑,下山探情况这事再适合你不过。”
跟来的梨花嘴角抽搐。
她和李解商量的是天气暖和再说,到老太太这儿竟十分急迫了。
赵广从视财如命,也想将怀里的东西趁早出手变现,只迟疑的看了下梨花,有些期待,又有些害怕,反手指着自己,“我去?”
凭什么?一冬天都没下过山,碰到官差怎么办?
老太太道,“你见过大场面,不你去谁去?”
赵广从眼珠咕噜咕噜转,“遇到危险怎么办?”
“你不是会官话吗?”老太太素来知道老二是个油嘴滑舌的,否则也不会哄得黄娘子对他死心塌地,青楼妓院那种地方的女子,什么人没见过?若非赵广从会骗,黄娘子会被他打动?
赵广从不知道亲娘是这么想自个儿的,否则一定要为自己大声辩解,他和黄娘子是两情相悦,没有哄骗一说。
可惜他不知道这点,心里盘算的是豁出性命下山该问梨花拿多少好处最好,见老太太开始不悦,他看向梨花,“三娘也看好我?”
梨花不点头也不摇头,轻轻问老太太,“阿奶怎么想到二伯了?”
“就他长了一张吃老虎扮猪的脸。”
论奸诈,老二不输老大,但她却更看老大不顺眼,这不就是老二的精明之处?而且,她跟黄娘子相处了几个月了解黄娘子为人后才敢断定老二多少是骗了人家的,不过那些不重要,她问梨花,“你觉得你二伯行不行?”
梨花上下端详起赵光从,人比在戎州那会要瘦得多,眼角的褶子也添了好几道,但那股富裕人家出来的气质没有彻底消失,她扶老太太坐下,“阿奶先吃饭。”
两人嘀嘀咕咕的说悄悄话,可把赵广从急得不行,“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