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3/8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他劝老太太,“三娘是要做大事的人,咱们不能给她拖后腿。”
老太太道,“做村长看着风光,实则全是一堆烂事,对了,知道谁撺掇的你山英婶闹事的不?”
那天阴阳怪气梨花的就是山英婆。
想当初,山英婆她们引来难民抢族里的粮,要不是梨花心善,她们一家估计都被逐出去了,哪有现在给梨花使绊子的机会?
赵广安瞥了眼身后互相搀扶的赵广昌夫妻俩。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据山英婆的孙子说,那几日山英婆跟元家走得勤。
老太太察觉他的视线,登时黑了脸,“元氏娘家干的?”
赵广安甩头,“不知道嘛。”
老太太忿忿道,“真要是她娘家干的,看我不休了她!”
她对元氏的忍耐已经到头了,要不是元氏坏了身孕,她握了握拳头,目光扫向元氏平坦的小腹,嘀咕道,“也不知真怀还是假怀。”
赵广安可不掺和这种事,“管她怀没怀,反正十月一到咱看到孩子就行了。”
老太太掐她,“你懂什么?”
元氏真怀上的话,赵广昌肯定对她言听计从,以元氏的心机,不定怎么为娘家谋划呢?想到像苍蝇一般的亲家,老太太不禁来气,“她娘家若是个老实的也就罢了,这见天的来事...”
“各过各的,管那些作甚。”赵广安望着越来越浓的烟雾,不甚在意的说,“反正她也占不到咱的便宜。”
也是。
梨花可不是任由人拿捏的主。
老太太放心下来,“幸好有三娘,要不然,我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啊。”
虽说老四宣布三娘是下一任族长时她心里不舒坦,直觉应该由老三来,可转而一想,老三性情洒脱,不受拘束,他要做了族长,估计心气一不顺就撂担子不干。
这不是便宜了老大吗?
那可不行,老大品行败坏,坚决不能当族长。
这么一比较,还是三娘当族长对自家更有利。
她往远处眺了眺,白茫茫的雪地上,已经有族人挑着水桶去了,雪色刺眼,她不适应眯起眼,“看得清是哪家不?”
“不是元家就是多田家。”
元氏攥着衣角,惊惧的盯着冒烟的地方,赵广昌安慰她,“别担心,着火的肯定不是爹他们。”
元家隔壁住的孩子多,估计孩子点火不慎引起了大火。
可话音刚落,小道就传来赵武的声音,“广昌堂兄,元家着火了,你赶紧挑水来啊。”
元氏身形一颤,赵广昌神色一滞,急忙松开元氏的手往回走,“他娘,我去溪边挑水,你小心肚子啊。”
溪水结冰,族里人凿了细细的一条水出来,出水很少,舀满一桶要很长时间。
元氏忧心忡忡,而这头老太太先是高兴不已,心道龌鹾事做多遭报应了,但这情绪没持续多久就变了,问赵广安,“元家的房屋不会塌了吧?”
大过年的,没了房屋,元家住哪儿?
虽然她极其不满元家的种种行径,但元氏一日没被休,元家就是她家亲戚,不能见死不救吧?
赵广安没想那么多,烟雾越来越大,隐隐能看到火光,老实回道,“不好说。”
谁都不想大过年的发生这种糟心事,赵家人手脚快,各自回家拎起水桶就往溪边打水去了,赵广从冷冷清清看着,问老太太,“娘,我要不要去帮忙吗?”
出事的若是他岳家,自然会义无反顾的帮忙,换成元家,他就得掂量掂量了。
毕竟,他的命也是命,可不想搭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
老太太不耐烦看到他,“谁管你去不去。”
赵广从认真想了想,“娘发了话,我就不去了。”
“......”
她什么时候让他不去了?不过老二素来就是个狡猾鬼,老太太懒得搭理他,“不知早饭
吃啥?”
赵广安对答如流,“堂兄他们舂了面粉,说过年蒸包子。”
老太太一喜,“那咱快去瞧瞧。”
小吴氏她们天不亮就过来揉面做包子了,七八层蒸屉,蒸的全是包子,就这样灶台旁还有不少人在忙活。
一百多号人,每个人两个包子就是近四百个,有得忙的。
是以虽知道南边着火了,却也抽不出身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