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3页)

“是吗?”老太太大喜,赶紧跟梨花说这事。

石膏水是用来制作菽乳的,家家户户都有,但逃荒时忘了。

眼下只有行李最齐全的人家有。

想到这,元氏又有怨言了,从铺子出来时,大房的好多行李没有拿,刘二回城时,她仔细形容了遍哪些是大房的行李,让他务必带出来。

结果赵二壮回到庙里,大房的行李只有几双鞋。

当然,不止大房,好多人家的行李都在铺子没搬出来,元氏怨梨花,其他人都怨赵广昌。

“我家那点石膏被我用布包起来放罐子里挑出来的,广昌兄弟要是肯回铺子,就拿出来了。”

村里人不用石膏泡水喝,因此没了解过它的功效,此时听沈七郎一说,都有点后悔了。

“可不是吗?没有就算了,明明有,就因他头脑发热给弄没了,你说咱染上疫病可怎么办啊?”

“十九娘不是备了许多药材吗?或许会管用...”

“幸好有十九娘,真由广昌兄弟折腾,咱估计都得死。”

虽然梨花传达的是四叔的话,但她不阳奉阴违,桩桩件件都是为族里好。逢老太太嘹亮的宣扬梨花钻草丛的目的,族里人感念她的好,“我看十九娘的幂篱丢了,我给她重新缝一个去。”

“我给她缝口鼻巾。”

“那我给她编双草鞋,哪日再遇到今天这样的事也有换的。”

“她不是长虱子了吗?我给你掐虱子...”

听到这些话,老太太心里舒畅得不行,老大靠不住,族长给老三比较好,而梨花做的好事都算老三的,自然要多说说。

她吼完几嗓子后,牛车已经到了转弯处。

考虑地上有老鼠爬过,车板就不卸了,直接架釜底熬药,顺便给牛喂点石膏水。

赵广安刚兑好水,给牛熏蚊虫的二堂爷忽然大叫,“二十四郎,快来瞧瞧,牛好像不好了。”

这头牛买过手就病恹恹的,换作平日,肯定要找卖牛人退钱的,但买牛时他们左挑右选,这头牛已是最精神的了,真退了钱,行李怎么办?

所以想着喂草药养着。

不成想撑不住了。

二堂爷挥了挥手里冒烟的艾蒿,急得团团转。

“怎么办呀?”他看着赵广安,脸上的皱纹愈发深邃。

赵广安倒了点石膏水喂它,“它没有乱吃东西吧?”

“没有,它一低头嗅草九郎就打它。”

庄户人家,攒几十年也舍不得买头牛犁地,尽管这次买牛他没出什么钱,却也是他全部的积蓄了,“广安啊,它不会死吧?”

“我喂它石膏水试试...”

石膏水喝了两口就不喝了,赵广安皱眉,“过会儿给它喂点药看看。”

二堂爷急忙去催熬药的人,都知他紧张这头牛,药一熬好,立即给端过来了。

药汁黑漆漆的,装在盆里,牛低头闻了闻,却是不喝。

二堂爷着急,“喝啊,喝了就好了。”

牛眨眨眼,慢慢趴了下去,随着它这一趴,车板倾斜,车上的背篓箩筐全部颠了出来。

族里人忙伸手托住,“它不会要死了吧?”

“不会。”二堂爷不相信这个事实,把艾蒿给赵广安,自己端起盆凑到牛嘴边,用哄孩子的语气哄道,“乖啊,喝药,喝了药就好了。”

牛仍是眨眼睛,脑袋贴着地,像困极一般。

二堂爷去掰它的嘴,赵广安及时制止他,“小心它咬人。”

“都病成这样了怎么咬人?”二堂爷甩开他的手,赵大壮也过来扶他,“堂叔,咱们不是大夫,找不着病因,万一是瘟疫怎么办?”

其他几头牛拴在树底下的,虽累极,却不像这头牛露出死态。

他喊赵广安,“你去看看牛的情形如何,我让人把这头牛牵远些。”

二堂爷脸色煞白,“你们不管它了?”

几十年前也发生过瘟疫,人们害怕村子里的人跑出来祸害人,连村带人全烧死了。

逃荒路上听说这事,只觉得庆幸没进村乞食,上了年纪再想,何其残忍啊。

赵大壮冷静道,“若是疫病,咱们也无法。”

刚刚梨花让他过去特意嘱咐了些事,族里若有高热咳嗽之人,必须单独一辆车赶路,人是这样,牛也如此。

“堂叔,你先去洗手吃点东西,然后把口鼻巾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