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第3/5页)
这事常见,每年夏秋两季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在海上遭遇大风流落到别国的百姓,不独是日本流落过来,也有大清的百姓流落到别处的,五月的时候就有琉球资送大清遭风难民归国,弘书还下旨嘉奖琉球国王。
岳钟琪知道这些情况,所以只是在想,皇上突然提起这事是想做什么?
葛鹏运却是接触不到那个层面,不知道这些常识,所以他在听到日本后,因为曾经在随船当水手时总是遭遇倭寇的经历,本能的感到反感。
弘书无意识的敲了两下扶手,问道:“朕记得鹏运你还会说日本话?”
“是,臣会说一些。”葛鹏运会说的语言不少,这都得感谢那些来自各国的海上劫匪。
“朕这两日想了想,特种学院第一期的毕业考核,可以定为以日本难民身份潜入日本,收集情报。你觉得如何?”弘书问道。
本来特种学院应该是培养特种兵的,但如今不是百废待兴吗,特种兵这边还没有一个他看得上的教官,虽然他能出教材,但他又不能成日在这里盯着,让别人照着教材教还不知道教成什么样,加上第一期特种学院的学员几乎都是昔日粘杆处的成员,所以弘书考虑了一下,觉得第一期可以先往特种情报人员方面培养,有基础在结果应该不会偏差太大。
啊?还没开学,毕业考核就已经定下了吗?而且收集情报,这情报的范围是否有点太大了?
葛鹏运心里有点打鼓,他也是第一次当老师教学生,感觉有点无从下手,想了想还是鼓起勇气问道:“敢问皇上,这收集情报……主要是哪方面的情报?”
弘书笑了下,意味深长的道:“情报嘛……”
……
不同于军校开学后的保密低调,北京大学自开学后却是一波接一波的热闹,如果京城有个热搜榜,那北京大学就住在热搜上没下来过,就连京城周报也时不时会报道一二,更别说那些追求各种噱头的小报了。
而在京城各种小报都在为这日渐走高的销量狂欢之时,一份与众不同的报纸静悄悄的出现在了惠民书局的报刊架上。
名《秋霜文报》。
有来买书的读书人看到:“咦,什么时候出了一份新报?名字倒是文雅,看着不像是那些庸俗小报。”
同行友人上前抽出:“是不像,让我瞧瞧……咦?”
“怎么了?”读书人凑近同看。
只见文报创刊词那一栏写着:某日偶读易安居士词,忽感我朝至今竟未闻有才女之名传天下,询陛下缘何?陛下言:天下女子有才者不知凡几,只作品无处得闻,尔为国母,当为天下女子解忧。吾深感责任重大,特创此报,以供天下女子以文会友。报名取自“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望天下女子皆如琨玉秋霜般玉洁松贞。
落款为:岳湘。
看完的两位读书人面面相觑:“这……”
“这难不成是……”
“……皇后?”声音压得十分低,生怕被谁听了去。
“…也没谁敢自认…国母吧…”那两个字低不可闻。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后,扫了扫四周,见没人注意,各自拿了一份《秋霜文报》,遮遮掩掩的去结了账。
不独他二人,惠民书局乃是京城读书人无事都要逛逛的去处,报刊架又放在店内的最显眼处,发现《秋霜文报》的人一波接着一波。
有如这两人般偷偷议论购买的,也有认为“成何体统,女子所书怎能示于外人”的,更有愤世嫉俗、坚持女子守贞那一套,直呼皇后将闺名公然公示于众违反了礼法,拿着报纸就去御史府外,请命御史弹劾的。
消息很快传了开来,在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的时候,各个府邸的年轻媳妇和待嫁小姐,纷纷派人前去购买,并在接下来的时间,一场又一场以《秋霜文报》为核心的宴会举办了起来。
这些年轻媳妇和小姐们,捧着《秋霜文报》如痴如醉,你一句我一句的读着上面刊登的文章和诗词,热烈的讨论着这些作者有谁认识,可读过其人的其他作品,争论着哪一位的作品更好,好在哪里。
或起哄着圈子里平日喜爱吟诗作画的友人快去投稿,打趣若成了天下闻名的才女可要“苟富贵、勿相忘”,直将人调侃的羞红了脸、恼了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