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第2/3页)

弘书笑眯眯地也不怕:“怎么着儿子也是太子,岳丈只是个男爵多不好看。”

胤禛哼了一声,用不乐意的语气道:“一等公,加封太子太保,先在兵部挂个尚书衔吧。”

具体做什么,胤禛还没想好,兵部尚书目前已有一满一汉两位主官,他暂时还没打算换人,其他五部,岳钟琪也并不适合。

至于外放,这个选项根本不在考虑中,还是老老实实留在京城给他儿子摇旗呐喊吧。

“兵部尚书吗,倒也不是不行。”弘书若有所思。

胤禛道:“怎么,嫌朕给你岳丈安排的不好?”

弘书无奈一笑,道:“儿子不是这个意思。”他表情正经起来,“皇阿玛,儿臣有一个想法,您觉得,让岳将军担任步军统领如何?”

“步军统领?”胤禛的表情也严肃起来,步军统领也称九门提督,隆科多曾经就担任过这一职位,历史上多有因为隆科多是步军统领才能拱卫雍正上位的传言,这个位置的重要性可见一般。

当前的步军统领是阿齐图,元宵节的那一场拐卖乱象让胤禛对他很不满意,一直在考虑换了他,只是目前还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罢了。

胤禛问:“你想做什么?”

弘书先在心里理了理自己的计划,才开口道:“儿臣若要接触军权,通过岳将军自然是可行的,但通过岳将军能接触的,都是亲近岳家一脉的中高层将领,这在前期会天然将儿臣绑死在这一阵营,日后若想要让他们支持儿臣进行军中改制,势必要对他们做出妥协,而妥协势必会影响改制的结果。”

胤禛张了张口,想说你还不会走就想着跑了,啥都没有就开始想改军制了,军制是那么好改的?

弘书很懂他的表情,立刻解释道:“当然,改制这起码是十几年以后的事情,儿臣现在只是一个想法。但这不妨碍儿臣现在就开始为此做准备,所以,在一面通过岳将军接触这些人的同时,儿臣也想先提拔几个自己人,积累一点儿自己的班底。”

见他还算有自知之明,胤禛才没开嘲讽:“你想怎么积累班底?”

“巡捕营。”弘书道,“儿臣想要巡捕营。”

胤禛嘴角忍不住抽了抽,然后目光沉沉地看着儿子:“步军统领,巡捕营,你怎么不干脆让朕退位给你登基算了。”

步军统领,下设步军统领衙门,统领满、蒙、汉军八旗步兵和京城绿营,常年保持三万出头的人数。

巡捕营,也就是京城绿营,常年保持着一万出头的士兵数量。

现在,他的儿子,他捧在掌心上的太子,开口就要将这三分之一拿走做自己的班底。

你的积累班底就是直接从你阿玛手里抢?

你怎么不把皇位拿过去培养班底呢?!

“哎哟,阿玛~”弘书猴上去,殷勤的给他阿玛揉肩捏背,“儿臣绝无这个意思,儿臣还小呢,还在长身体,哪承担的起皇位这——么大的责任。皇帝这活儿哪是儿臣现在能干的,就前段时间您病那一段时间,儿臣勉力支撑,累的都不长个了。这皇位啊,您最好再坐个十年二十年的。”

“十年二十年。”胤禛敲了他一脑门,“你想累死朕。”

“怎么会,您龙马精神、龙精虎猛、龙骧虎步……再干一百年都没问题!”

“少贫嘴!”胤禛终于还是撑不住翘起了嘴角,“坐好,好好说话。”

“是。”弘书乖溜溜回到对面坐下。

“说说吧,要巡捕营到底想干什么。”胤禛没好气的道。

“儿臣真没想干什么。”弘书叹了口气,道,“阿玛,虽然儿臣在心里将未来的军制改革想的很好,但儿子也明白,那都是空中楼阁。说实话,虽然儿子这段时间没少翻阅咱们大清的军制,但现在其实还是一脑门子糊涂账,只是想想若要改革要从哪儿下手,就想的头疼。”

“所以,儿臣说是要巡捕营,其实是想实地深入到巡捕营下面去,以此为锚点一点一点摸清楚咱们大清的军制的实际情况,找出现行制度的矛盾和痛点,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顺便也能熟知军事,试验一些想法看可不可行,以后才不会纸上谈兵,变成下一个宋太宗。”

这个理由胤禛还算接受:“为什么不是八旗,想来很多佐领愿意投入你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