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3页)
韩信偷偷瞅着赤松子,抿了抿唇,露出些许犹豫来。
赤松子用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劝道:“跟他去吧,你师兄是当今太子,除了皇帝陛下,没有比他身份更贵重的了。而且他性子好,你跟了他,一辈子不愁吃喝。”
听到吃喝两个字,韩信的眼睛像灯泡似的亮了起来,但还是踌躇不定:“那兵法,我还没有学完……”
“都教到兵法啦?”李世民啧啧称奇,“同行了很久吗?”
“也没多久,也就两月。”赤松子随意道,“本来想送到咸阳给你,半路上算算,你要路过这里,就迎了一下。嘿,你还别说,这孩子真聪明,一教就会,一点就通,除了你,我没见过这么聪明的。”
毕竟是韩信,不奇怪。
赤松子转而推了推局促的孩子,笑道:“去吧,我能教你的,你师兄都能教。跟着他,你不会后悔的,再也不会挨饿,也没人能欺负你。”
韩信便鼓足了勇气,再度拜下来:“多谢殿下。”
“不必客气。”李世民又把他拉起来。
这孩子很轻,提溜起来像捏着小狗的后脖颈,一不小心就四肢离地了。
李世民放轻力道,把韩信往地上放了放,习惯性地拍拍他的肩膀,像在拍他那一堆弟弟妹妹,问赤松子:“老师不跟我见父皇吗?”
“虽然我不大想见,但还是得见。”赤松子叹气,愁眉苦脸,“走吧,我们得拜见这天下之主。”
韩信显而易见地更紧张了,甚至有点战战兢兢。李世民自然地垂下了手,对方那哆嗦的小手不敢牵上去,缩在大腿侧,握成了拳。
嬴政这些年的威势越来越强了,初见他的人被吓住那很正常,何况一个孩子。
赤松子带韩信过去,大礼参拜,老老实实回答嬴政的问题。
“今日可宜出行?”
“兴许有一段逆风,但不妨碍行船。”
“那便出发。”嬴政兴致盎然,不愿在岸边过多停留。
“臣告退。”赤松子溜了溜了。
李世民让人给他塞了个满满的钱袋,在韩信眼巴巴的眼神里,做老师的潇洒挥手告别。
把小弟子丢给大弟子带,多省事儿!
嬴政没有挽留,上船时只注意太子的动向,上船后也只扫了一眼太子在干嘛。
大秦的水上力量一直不错,嬴政和李世民都很重视这方面,收编整合了楚地的水师之后,战船海船运输船更是应有尽有。
大型楼船高十余丈,卫尉披坚执锐,各个角落都悬挂着旄旗,仪仗俱全,伞盖华丽,玄金与赤红交织,肃穆端华,凛然不可逼视。
蒙毅抱着几卷三川郡就近递交的奏表,送至巨大的伞盖下,欲言又止。
“怎么了?”嬴政奇道。
“太子殿下……”
“他又怎么了?”嬴政平淡的语气马上发生了起伏,侧首去看不远处的太子,终于在重重人群之外,发现多了一只小孩。
可能是个子矮,人也瘦,才一直被嬴政给忽略了。
“过来!”皇帝下令。
太子拉着慌乱的小师弟,笑容满面,落落大方地走过来:“阿父看,我现在有师弟啦。”
“哪来的?”嬴政问。
“老师刚刚给我的,他新收的弟子,很有天赋的。”李世民煞有介事。
他刚松开手,韩信就给嬴政跪了,跪得还挺瓷实,重重脆脆的一声,简直让人怀疑这孩子膝盖骨疼不疼。
嬴政回忆了下,赤松子身边刚才是有个孩子,他以为是童子之类,根本没多看一眼,结果就这么一疏忽,孩子易主了。
“什么天赋?”嬴政不以为然。
再有天赋还能比得过太子?那可是一岁就能看懂《竹书纪年》的神童,嬴政到现在都记得当时他心中的震惊。
“带兵的天赋。”李世民在嬴政旁边坐下来,认认真真,绝不夸大其词。
“带兵?他?”直到现在,嬴政才正眼瞧了那孩子一次。
“对啊,老师说他长大之后,说不定堪比白起李牧王翦将军。”
此言一出,不仅是嬴政,蒙恬和李斯也纷纷把目光投过来,好奇地审视着小韩信。
“哦?”嬴政的爱才之心和比较之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神色缓和了些,饶有兴趣地问,“那比起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