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4/5页)

“师父,你无聊可以看我们背书。”汤化吉说。

汤遇春瞪小师弟,不过一想,师父要是无聊想看他们背书,她也是乐意的。

汤显灵:……

“我看你俩背书,那岂不是找瞌睡?”

化吉是个小机灵,明知故说,汤显灵心里倒是乐意,小孩子能跟他开玩笑撒娇,这说明俩孩子都亲近他,是好事情。

俩徒弟太‘成熟稳重’大人了,汤显灵一直想徒弟们偶尔能做小孩一面。

淘洗干净的高粱就能上锅蒸了——需要蒸七八个小时,就跟村里蒸饭一般,铁锅添水架上木蒸笼,铺上一层纱布,将高粱米倒进去铺平了盖上蒸笼开蒸。

汤显灵就在厂房守着,到了晌午时二姐和娘来送饭。

小孩们玩了几天累了起不来不想干了。

他们知道五阿叔不会说他们的。

难得的是张海牛今日也没来,张海牛没来醋醋也没来。

“四哥儿昨个儿回去,夜里睡觉腿抽抽说疼,早上没起来,我都没发现,还是海牛早上来屋里喊四哥儿,才发现的。”蒋芸说。

汤显灵:“那肯定是累到了,还有小孩长身体,得喝些牛乳多吃鸡蛋和肉。”

“做了,海牛还去栓子家要羊奶去了。”汤珍说着,“拿了一大盆回来,烧开了,几个孩子都喝了,蜜蜜不爱喝羊奶,我说你阿叔说多喝奶长得高,你瞧瞧遇春姐个头,蜜蜜全喝了。”

汤显灵听得直笑,低头一看,好家伙他今日午饭是大锅腊肠腊肉焖杂粮饭,除了腊肠腊肉外,竟然还有个鸡腿。

因为四哥儿长个头,家里杀鸡了。

“鸡腿咋给我了?”汤显灵好奇。

蒋芸笑说:“杀了两只鸡,海牛还杀了自家一只鸭做了姜母鸭送了半锅来,四哥儿爱吃鸭腿。”

“我就说海牛没来很稀罕。”汤显灵招呼徒弟吃饭,“大锅蒸的就是香,这腊肠腊肉去年年底做的吧?”

汤珍:“我没这般精力,王阿叔做的,你教的法子,现在村里妇人夫郎都会做,不过也分手艺高低。”

“明明是一个法子,结果大家做出来口味还差七七八八,做饭真是看人呢。”蒋芸也感叹。

汤显灵埋头扒饭,香啊。

遇春和化吉吃着饭,尤其是遇春,高兴的眼底都藏不住笑意,化吉一看师姐神色就知道,师姐想:小孩子们可算歇着去了,不用耽误她干活!

化吉看了憋着笑,不敢露出来,师父可聪明了,眼神锋利跟老鹰一样,他俩肚子里想什么,师父都能看出来,师父说了要慢慢来,干的太快回头要无聊……

天气热了起来,这个温度正正合适。

蒸完的高粱平摊好晾着,温度不能过低,这一步最紧要——汤显灵将带来的酒曲磨成粉,要细细的粉,而后按照比例往蒸好铺平的高粱米上撒。

“遇春检查下大缸,擦干净水,要一滴水都没有。”

“哎知道了师父。”

大缸是农家水缸那般大,擦得干干净净没有一滴水,酒曲粉先在缸底撒一圈,沾着就是——

汤遇春没酿过酒,但是干活撒酒曲手法就跟他师父一般熟练老道。

化吉在旁边擦洗另一只大缸。

整个厂房大院子,师徒三人各忙各的也不闲聊,午后春日的阳光并不是很暖,照的人脸黄黄的金灿灿的,汤遇春忙完了停下来,看向师父和师弟,有一瞬间好像明白师父说的‘慢下来’、‘享受’是怎么一回事了。

做吃食就是一种享受。

“麦子壳呢?”汤显灵问。

化吉要去拿,被他师姐叫开了,他师姐单手就能扛着一大袋麻包,这个麦子壳是干净的筛过了,麦子壳并不重,但那么大一袋子还是有些分量。

汤遇春轻轻松松扛起来。

“看见没?多吃两碗饭。”汤遇春跟师弟说。

汤化吉皱着脸,撒娇说:“师姐,我每日都吃两碗饭的!”

“也是,不知道你那饭吃哪里去了。”

汤显灵看师姐弟斗嘴玩,说:“没事,化吉现在还没变声期,兴许哪一年突然就拔高往上蹿一蹿。”

他在记忆里扒拉下男孩长个头的案例,好像初中时有个男同学个头就不高,一米五多吧,因为常年坐第一排,他俩关系也不是很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