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录像厅(第2/3页)
不过很显然,简真的不是笨蛋,她才不会踩进记者挖的坑呢。还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你问我民族问题,那么我就说我是被以色列犹太教承认的犹太人就好了。
甚至于简继续道:“这部电影里所有的犹太人,都是采用真的犹太民族出演。没有用任何一个其他民族的人。所以我相信民族问题在这部电影里没有出现,也不存在抹黑民族什么的。”
这话倒是把这个记者给整的自闭了。本来想要挖一个坑,到是把自己给填进去了。
而相比较于记者的问题,大多数影迷的问题是很友好的。
他们都是问一些拍摄时候的困难,还有一些关于历史上犹太高层剥削犹太底层的事情。
而电影首映结束之后,很快就在法国境内掀起了一阵风潮。因为二战的历史还没走远,大家都是亲历者。
看着电影里真实表现出来的一切,他们都感同身受。
里昂在看完电影后的一个星期里,只要碰到了朋友就会问:“你看了西嘉尔吗?”
如果说朋友回答说他看了,那么里昂就会和朋友讨论剧情。
如果朋友说没看,那么里昂就会马上劝他赶紧去看:“真的,你必须要去看看了。我没看过后劲这么大的电影。”
里昂的女朋友艾米丽也是这样,她甚至还带着自己的一些女性朋友去二刷乃至三刷这电影。
民间的口碑发酵的厉害,拉姆的电影院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而趁着《西嘉尔》在法国上映的时候,中国顺便有把这电影在德国、苏联和中国重映了一遍。
经典电影重映是个正常现象,现在的院线排片没那么多,有时候好电影会隔一段时间就播放。而普通人想要看电影也不像后世那样,只要上网点点鼠标就好了,基本不会错过任何一部自己相看的电影。
现在的大家伙儿还是要去电影院看电影的。
《西嘉尔》这部电影,除了本身的电影质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话题讨论度。
尤其是在德国这个地方,这电影在东德上映之后,反应最激烈的是西德。
联邦德国这边其实一直有走私东德东物品,同时也有出售物品给东德的习惯。毕竟走私是很赚钱的。
对很多东西,西德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也就是之前那些资本糖商联合围剿走私糖这件事上,他们下了死手。当然那也是因为资本糖商的强烈要求,要不然西德政府还不一定会那么强硬。
但是对于《西嘉尔》这部电影,在西德却是明确的禁令。传播、观看、持有录影带(中国已经发售录影机和录影带了),就连印刷了《西嘉尔》影评和内容介绍的杂志、报纸、海报都是违法的。
之所以这么强硬,那就是因为西德本质上就是西嘉尔电影里那些大反派的秽土转生。
因为苏联的存在,类似于电影里的瓦尔堡家族就有了统战价值。美国扶持着这些家族。
《西嘉尔》这电影,对他们来说都不算是指樟骂槐了,而是直接蹬鼻子上脸的抽他们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想要一个东西传播,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官方禁止他。
现在的西德还有一些犹太人生活的。就像是艾顿伯格,他是二战后成长起来的犹太群体。今年才十八岁。
他最近在思考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要不要和哥们一起去以色列参军打仗。
因为以色列一直在宣传是一个犹太人自己的国家。自己作为犹太人,那股子民族自豪感在听到这种话的时候就在燃烧。
“要我说,我们就该生活去以色列。”一个名叫约翰的十八岁青年开口道:“我们都是犹太人,当然要帮犹太人。你们都没看历史书上我们犹太人在二战多惨吗。都是因为没有我们的国家啊!”
艾顿伯格也点头道:“是啊,我们应该去的。最近听说有以色列的官方人员来招募志愿者。我们可以选择去以色列读大学,然后参军。保卫我们自己的国土!”
六七个青年有男有女,纷纷点头。这大概是人这一生中最清澈愚蠢的时期。
当然,年轻的朋友聚在一起当然不会只是简单的聊这么严肃的问题,他们也是要找乐子的。(其实年轻人聚在一起,主要是找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