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第一个战士(八千字二合)(第5/6页)

除非是电影拍的他们真的没有办法去挑刺。要么就是电影的发行商给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否则的话他们都会有办法给你从鸡蛋里面挑骨头,以证明你这部电影是个垃圾。

现在电影还没上映呢,斯加诺坐在后面一排,已经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和钢笔开始刷刷点点的写东西了。

【整部电影看得令人昏昏欲睡,除了玛丽莲梦露在电影里的一些暴露镜头和卖弄身材的火爆场面之外。没有任何看点……电影还没开场,他就已经开始现编电影剧情了。

反正是往坏的地方写,怎么写不是写。

而且在斯加诺看来,以玛丽莲一梦露的脸蛋和身材,任何一个导演都不会放弃以她的身体作为卖点的。

因为那是最容易勾引男人进电影院贡献票房的方法。难不成还真的指望玛丽莲梦露贡献出超凡脱俗的演技表现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东西?斯加诺是不相信的。

因为他听到前面那些美国人讨论的声音。

那帮美国人也是冲着玛丽莲一梦露会不会在电影里面有一些比较香艳的镜头而来的。这帮子男人总是容易精虫上脑。然后为了他们的上头行为而付出大的价钱。

当灯光暗下来。电影院的音乐起来的时候。

众人才发现好像中国的这部电影弄得还挺有质感。电影的开场是大提琴,低沉悠扬,带有哀伤感的配乐。

当中提琴也加入的时候,整个配乐出现了一种极强的宿命感。丝弦摩擦仅仅是听音乐,就给人一种寒毛倒立的感觉。

那是一种极为严肃,是向命运抗争的感觉。斯加诺不知道该怎么样形容这份音乐。他的主观告诉他,这部电影至少在配乐上应该很强,仅仅是开头的这段配乐就已经超过大多数现在的欧洲电影了。

他这话说的可真不假。

因为现在新中国有钱了,李锐终于能在北京建一个专门的配音室。并且用上了大量高保真的收音设备以及大量高级的调音台再加上拉姆电影院现在所采用的所有音箱单元都是来自中国的产品,整个电影院里面所有的音响配置也全部是由中国弄的。标准高度统一。所以仅仅是配乐还原就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时代几十年了。

要知道在50年代,好莱坞在内的世界范围内所有的电影制作公司,他们的录音设备都还相对简陋。不仅仅是对电影的录音,对于唱片的灌溉也是比较简陋的。

为什么东柏林那边中国开设的音乐磁带灌路录音室会有那么多人去录音。为什么有很多英国人和美国人会跑去香港的录音室去录音。哪怕他们知道这些录音是后面是中国共产党支持的,但是他们依旧去录。

就是因为这其中的声音还原差太大了。

就好像从8比特的电子音乐瞬间进化到高保真hifi音乐一样。

而那还仅仅只是普通流行音乐的灌录。大编制的电影配乐比流行乐的录制更难。要花的钱更多。

从前李锐没有条件,也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预算去专门搞一个后世那样的录音棚,专门为电影进行配乐录音。但是去年新中国终于宽裕了。他也拿出了相当一部分的预算做这件事。

李锐要做的事情可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以文化做贡献,同时他早就制定好了一整套的路线。不仅仅是电视传播信号的格式统一,色彩标准的定制。同时还包括整套制作流程的定制。还有对于整个音响设备声音还原设备的规则定制。

斯加诺在拉姆的这家电影院,第1次切实感受到这期间的差距。

伴随着那充满宿命感的音乐响起。电影屏幕慢慢从黑色,开始出现画面。

一个女人站在一片废墟之上。她手上拿着一把枪。穿着战士的服装。她站在那里就像是一个不会倒下的丰碑一样。

伴随着之前交响乐一起传入耳中的还有清晰可闻的炮弹声和子弹发射时。高保真还原的配乐,让现场所有观众都吓了一个激灵。

因为拉姆影城的这套音响设备一直到现在才算是发出了真实功力。之前播放那些欧洲电影,根本用不着这电影院里的音响设备发出全力。因为欧洲那些电影目前不管是配乐还是配音,素质都太差了。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去。中音也不够饱满。总有一种假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