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外国友人(第3/4页)

说起来录音笔这东西好像还是中国生产的呢。

不知道自己离开中国前,能不能想办法买几只带回去,因为在法国买录音笔可真的是太贵了。回要消耗自己两三个月的薪水才能买得起一只从东柏林走私过来的录音笔呢,希望在中国可以以更加低廉实惠的价格买几只带回去。

塞宾有些不着边际的想着这些事情。从广东出发前往江西的火车并不算是特别顺利。

因为现在江西的水已经越发的大了起来,进入九江地区需要绕一个很大的弯。从广东往东走绕至赣东北地区,然后火车开至鹰潭就只能停下了。

因为前往九江的火车路线已经不安全。铁道部门已经暂时封闭了往九江一线的铁路客运。

现在只有救灾物资,会通过铁路向前运输。而这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执行这些任务的列车班组,都是从铁道部门门的党员干部中选取。

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非常多的人在请战加入。

塞宾刚刚抵达鹰潭就看见了火车站里集结了数千名解放军。

好几千人的部队,大家穿着统一的绿色军装。戴着五角星的军帽。就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列队。

“他们在干什么?你们国内在打仗吗?”塞宾发出这样的疑问。

因为在塞宾这样的外国人看来,军队这种组织一旦出动,除了打仗之外,就不会有其他任何的作用了。

但是翻译小刘却告诉他:“不是的,我们国内没有任何战争,这是前往灾区进行救援的解放军战士。

“你看他们带来了大量的工具。”

伴随着小刘的解释,塞宾看向了那群解放军。好像还真如小刘所说,这一群解放军身上没有披挂任何自己所了解的单兵武器。反而是每个人手上都有铲子,或者是锄头,或者是其他相应的工具。

他们的背后也背着很大的行装,但是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不是武器装备之类的东西,更像是露营用的帐篷。或者是一些其他锅碗瓢盆等等生活用具。还有一些杂七杂八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小工具。

这些东西通通都背在他们的后背上。每个人挂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是如果以100人为一个单位进行组织的话,将这一些工具全部 集合起来,想必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等等,他们是去救灾的?”塞宾打量完这一群在车站集结的解放军之后,突然回想到刚刚小刘和他说的那句话,他这时才回过味来,明白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对呀,他们是去救灾的。”小刘不太明白为什么塞宾会对这个事情表现出困惑不解的模样。

“因为相比于城市里的居民和农村里的农民。解放军有着更好的组织度。如果组织城镇居民工厂一工人,农村的农民与解放军战士一起进行劳动比赛的话。那么一两个人之间,或许拉不开差距,但是人数越多,解放军战士所能够拉开的差距也就越大。”

“因为解放军战士组织度更好,服从性更好。比如说修筑大坝,搬运东西等等。1000名 解放军可能会比2000名普通城镇居民效率更快。”

小刘以为塞宾是不明白为什么国家要组织解放军进入灾区抢险救灾。所以小刘特别将军队和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区别给说出来。

但是听到小刘所说的这些,塞宾却只是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

“可以拍照吗? "塞宾发问道。

小刘不能够自己做主这件事情,他跑到集结部队的地方问了一下目前这支部队的负责人。

负责带队的副师长说到:“让他拍吧,我们的战士没有什么不可以拍的。我们又不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刚好给外国人看看,我们不光在战场上能打败他们,在救灾上也比他们强!你告诉那个外国人,我们什么都可以赢!”

带队的副师长,有一种军人特有的傲气和好胜。毕竟也是从朝鲜战场归来的,上一 年还和北约联军打过仗呢。

现在不光是打仗要赢,抢险救灾也要赢啊。

小刘得了准信,噔噔噔的跑回来告诉塞宾可以拍,并且将那名副师长的话也传达给了塞宾。

塞宾听闻后先拿出相机,对着集结的部队拍了照片。

然后又说到:“我觉得那位将军或许不需要有那么强的好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