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第5/6页)
“这个报纸写的什么啊。什么广东没有妓女,男人没有娱乐了,引发斗殴什么啊!”
“怎么啊,有妓院和抽大烟才好啊!”
“还有这个,这写的什么泥腿子不要读书啊。这报纸在胡说八道写些什么啊!别的报纸写的比这个好多了。”
当时金福瑞没敢说自己是这个报社的总编,反正他走访了一些读者,基本上都是劈头盖脸的骂,然后就不买这报纸了。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群来了美国的笔杆子们,这些旧文人们大多都是对新中国不满的。
所以拼了命的在报纸里抹黑中国。又一次把共产共妻的口号给喊了出来。
然后凭空造谣捏造了很多东西出来。
如果说纽约就他们一家华人报纸也就罢了。但是这里有其他的华人报纸啊。
那些华人报纸要么是通过南洋获得消息,要么是通过香港来获得消息。
基本上来说获得的中国消息还算是客观的。只是不够全面而已。
五十年代,美国还没有开始对黑人和华人进行民族融合。
对于华人来说,美国在怎么繁华也和他们无关,他们是被排斥的群体,万里之遥的中国才是他们的故土。很多人还想着老了之后落叶归根呢。
要不然当年国民党也不能那么轻易的从在美华人手上凑集那么多经费。不管是之前的北伐还是之后的抗日,旅美华人都是捐了不少钱的。
这批人的念想也很简单。在外面被欺负多了,总想着国家能强大一点保护自己。
金福瑞这群人写抹黑中国的文章自然没多少人看,没有市场。尤其是他们写的很多东西都是凭空捏造子虚乌有的。
随便和其他报纸一查一对照就知道他们在骗人。也就是那群旧文人自己写的时候写的爽。但是销量是一点都没有啊。
在连续半个月报纸销量一路走低,甚至连一份都要卖不出去的时候,金福瑞和蒋昌华把人召集全了。然后开会。
“这文章不能这么写了!”金福瑞严正的说道:“这里的华人不爱看你们写的这些内容。内容要改改。”
下面的这群笔杆子们面面相觑。
那个黑中国黑的最起劲的赵凯忍不住发问道:“那主编,你说怎么改?”
金福瑞张嘴想说话,但是没发出声音。他憋了半天,用一种好像被人强暴了的表情和语气说道:“夸新中国!”
“啊?!”在场的笔杆子们疯了。
赵凯更是怒道:“金主编,在中国他们怎么欺负我们的,你不记得了吗?还要我们夸它?!怎么可能!”
蒋昌华一拍桌子:“不夸也要夸!这里的华人爱看!他们不看我们报纸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我们就都要饿死!”
为了办报纸蒋昌华可是投了大半个身家进去,要是办不成他就要饿死了。
蒋昌华作为大老板发话了,要是一个星期内报纸销量还上不去,以后连饭都不管了.
这一下大家才急了,报纸没销量会报社倒闭,人要是不吃饭会饿死。
于是他们一改往日黑中国的风格,开始从其他报纸那样报道新中国正面的新闻。
而那个最不服气的赵凯则是憋了一肚子的火。
好,夸奖是吗?谁不会啊!夸嘛!老子难道不会搞捧杀吗?!
还真别说,人被逼急了什么都能做出来。
赵凯发挥了他的主观能动性,开始以一种超乎寻常的方式开始吹嘘新中国。
在他的文章里,新中国今天一个成就,明天一个成就。好似不日便要万国来朝盛世重开了。
他的写法颇有些后世那种营销号喜欢的 【XXX看中国】的那种写法。
比如说【苏联XX专家来中国考察,被中国某物惊呆了!。
【东德医生发现某物有治疗起效,原来中国已用三十年!】
【斯大林感慨毛主席智慧过人!】
还真别说,这种写法爱看的人还真多。一下子报纸的销量就起来了。
而金福瑞等人吃到了红利,干脆让所有的笔杆子都学习赵凯的写法。
于是乎《华文日报》变成了一个营销号级别的媒体了。天天不是这个震惊就是那个震撼。
只是金福瑞和蒋昌华都没想到,他们因为黑中国而被撵着出了中国,现在来了美国了,居然要靠赞美中国来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