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动次打次(第3/3页)

却因为苏联摇滚搞得不如美国好,于是苏联干脆一刀切不许搞摇滚乐了,强行把摇滚乐划拨去资本主义阵营,并且表示社会主义阵营不需要这玩意儿。这和因噎废食没差别。

要知道,现在的人们已经厌倦了那种平淡如水的音乐形式了。要不然之前李锐给苏联送过去的《苏维埃进行曲》不能在苏联那么大受欢迎。小学表演,十个小学生七个在唱《苏维埃进行曲》。

人民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就像是现在的柏林,当充满节奏感的音乐响起,与高亢的女声合二为一。老年人和年轻人似乎达成了一种和解。

而当高亢的女声唱腔后,便是充满节奏感的动次打次与一个低沉男生的快速吟唱。

“我等待,我想象,我的灵魂早已脱缰。马蹄声起,马蹄声落。”

“看见的,看不见的。瞬间的,永恒的。青草长啊,大雪飘扬。”

“你在我心上。”

柏林的中国商城外,也不知道是哪个年轻人先吹响了一声口哨。随后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吹动了口哨。

当女声以蒙古语歌唱着:“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

那来自蒙古草原的悠远呼唤和广阔寂寥似乎一下出现在了所有人眼前。而不少年轻人都开始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开始动次打次了。

如果李锐在现场,看见一群德国年轻人开始伴随着《月亮之上》点头颠腿,那他肯定会很感慨,因为那是他曾经伴随着农业重金属一去不复返的青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