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投降三部曲(第3/5页)

陈贵满脑子迷糊,想了半天才说道:"你是说,我们去朝鲜打仗。然后碰到志愿军就投隆,然后被抓,我们就可以回家了?"“你想回家吗?"“想啊!现在大陆不打仗了,我会山东老家种枣子去啊!我种枣树的手艺是祖传的啊,我还会做枣子糕呢。要不是打仗,就我这手艺,早就在老家盖起三间大瓦房了。”陈贵忍不住说道。

王复也说道:"就是呢,你说要不要存钱。"陈贵听着王复这么说,他心里盘算着王复说的事情有多少可行性,但是想想好像还真的行的通。

曲线回家嘛,现在大陆不打仗了,回家种田不比在台湾种田好?自己老娘老爹爷爷和兄弟还在山东呢,陈贵之所以一直乱花钱,无非是觉得回家无望了,所以大手大脚。

觉得人生也没多少奔头了。现在听着王复的话,陈贵觉得很有道理,他现在唯一的疑问就是:“这台币大陆认不认啊?"王复听着这话想了想:"应该也能花吧。你说之前国府发的金圆券不也全国能用吗?"“不保险啊,万一共产党不认老蒋发的钱呢?咱们不行去换些银子带回去?银子总值钱吧。"陈贵提议道。

王复想了想,也是,纸币还是不保险,换成硬通货是可以的。

台湾现在还有人在用袁大头和民国时期发行的大洋。

就是因为白银还算是贵金属,它本身有自己的价值。这纸币还是换成大洋最保险。

共产党不认老蒋的纸币,但是大洋是认的吧。于是在开拔前,两人跑去找把手上的钱全换成了大洋,偷偷藏在了身上。

两人准备在去了朝鲜之后,找机会就去和志愿军投降。然后申请回到老家。

当年徐蚌会战的时候,解放军就喊过招降的话。就是让国军的兄弟放下武器,共产党给大家发路费回家。

现在也不指望他们发路费了,之要能回家就行了。阿七是高雄一个里社会团伙的成品,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和兑换,他这种工作在上海被被人称呼为“打装模子”其实就是类似干金融中介或者说是当铺一样的存在。

专门做一些收购贵金属和兑出贵金属的工作,还会收一些黑市物品。比如说查不到来路的枪,或者是古玩杂货等等。

河七觉得最近风头有点不对,最近来找他兑换贵金属的大头兵比往常多了许多。

吊然说那些从大陆来的十兵和长官们因为经历了战乱和国府物价飞涨的时代。

所以对纸币的信任度一直不高,更喜欢大洋和金条。但是大多数士兵是不会兑换大洋的。

因为自己这里可不是等价兑出大洋的,这里是要溢价的。台湾政府现在要回收大洋,不让大洋在市面上流通。

自己这边的大洋自然是要贵的。只有那些有钱的人,才会选择尽可能多的囤积大洋和黄金,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最近那些明显看起来就是普通大头乓的人来找自己兑换大洋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他们手上一般都没什么钱,也就几百台币没,多的也就一两千台币,压根换不到金条,换大洋也换不了几个。

对于阿七来说,这仅仅只是他觉得奇怪的一个地方罢了。

当然他也没有想太多,他只是觉得是不是物价又要涨了?阿七也是从内地跑过来的,他可是知道金圆券后期长得有多可怕。

于是乎他自己也搞了一批大洋囤着,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和阿七有着类似疑惑的还有开军中乐园的某国军管理人员。

俗话说得好,国军赚钱国军花,一分别想带回家。国军在台湾大肆开军中乐园,又开小灶食堂,就是在回收士兵手上的钱。

本来这次国军要前往朝鲜打仗了,给大头兵们发了七折优惠券,还给每人发了四百块的开拔钱。

给他们提振士气。原本军中乐园的王主任想着,这一波应该能有很多士兵跑来消费。

因为大头兵嘛,花钱是没数的,很多人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当。

尤其是要打仗了,他们肯定是要消费一波的。但是让王主任诧异的是,来消费的士兵虽然是多了,但是没有他预想的多。

这有点奇怪,但是又好像不是很奇怪。

也许是有的大头兵是打算在台湾安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