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觉醒年代(第5/5页)
李锐停下手上的工作,对他问道:“老陆,这本书好看吗?”
“好看!真的好看!”陆光达连连点头:“我从前一直都不知道原来陈独秀先生还有两个那样有骨气的儿子。”
“也不知道,原来《新青年》的成立还有这么多波折。也没有想过毛主席第一篇出名的文章居然是这么来的。”
“真的好看。”陆光达轻轻抚摸这《觉醒年代》简陋的封皮。“他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从前只知道我们党比国民党强大。但是却不知道它为什么强大。我感觉这本书能给我答案。”
“这本书,是瑰宝啊!”陆光达显然爱不释手:“借给我看几天吧。”
李锐笑了笑:“别急,这书还写完。里面还有很多扩充的内容还没写完。我规划的大纲里是打算写到1937年的。不过目前书里只写到了1927年。”
“没事,少十年我也看啊!这部书好啊,我觉得你应该多印,给所有年轻人都看看。只有回首来路,大家才能不忘初心。年轻人才会明白今天的新中国来自不易啊!”
陆光达说着说着,眼中不禁含泪。
他的年纪是经历过战争年代的动荡的。
而且和那些年轻人不同,他经历动荡时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他对国家的动荡有着更深切的感受。
“我前几天看报纸,张青山他们贪污挪用公款那么多钱。还好及时追回,不然国家蒙受多大的损失啊。我觉得这种书就该给他们看看!”陆光达很愤怒,李锐却说:“这种书给张青山这种人看是没用的,他们的脑子里已经种下了歪曲的种子,只能结出歪曲的瓜。”
“这本书是给那些还未受污染的年轻人和那些还保持着初心的党员们看的。”
李锐站起来伸了个懒腰:“事情是要做的。如刘团长那样的人我不知道在中国还有多少。而他还有多少朋友。对他,我只能让子弹先飞一会儿。”
“我们改变不了刘团长这种人,但是我们需要防微杜渐,尽可能减少年轻人中有人变成刘团长这种人。”
“屠龙者终变成恶龙的故事我不想在上演第二次了。”李锐说着。
陆光达听出不对劲了:“你想要做什么?”
“我要办一份周刊。”
“我们不是在办期刊吗?还办了科幻世界的月刊杂志,还有还给大家科普知识的《十万个为什么》。”
陆光达疑惑:“还要办什么周刊?”
李锐摇摇头:“我们办了,但是还不够。文艺和文化,需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需要办的新周刊不是单纯的为了少部分知识分子服务的。”
“你给农民看《科幻世界》他能看得懂吗?《十万个为什么》他在乎吗?”
“我们新中国四亿多人口,百分之七十农民,他们还生活在十七世纪!我们要将文艺和文化送到他们手上!”
“我们要写他们喜闻乐见的故事。也要把我们需要告诉他们的事情一并写上去。我们不能只顾城市而放弃农村!”“文艺和文化要从群众中来,回到群众中去。要把文艺的解释权还给最广大的老百姓。而非某些精英阶级和文化学阀。”
“这一次城乡不可以在二元化,市民和农民也应当平等。”李锐坚定的说:“就从文化平等开始做起。”
陆光达大概明白了李锐的想法了,他摸了摸胡茬:“你的这个想法我支持你。但是乡土故事好写吗?”
李锐微微一笑:“乡土故事怎么不好写,我们有多少识字的战士来自农村,又有多少人还在农村做建设。
你要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即便刚起步是会有些困难,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一个网吧和后世无数写手作为后盾。”“那这份周刊叫什么?”“就叫《朝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