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底线与成果(第3/3页)
“也许我们要在花三到五年才能完成对近炸引信的彻底改造,这里面要花费多少钱?科学家的工资,试验的设备,工人的工资,这都是钱。”
彼得洛夫说的有理有据,唯一他没说对的是苏联在近炸引信上不是花了三五年,而是一直到解体,他们的近炸引信都不够可靠。
其实以李锐这种知道历史走向的人来看,光一个近炸引信技术收苏联人五亿卢布都算便宜的。
现在还打包了其他技术进去,希望苏联老大哥不要不识好歹。当然,苏联人自然不会有这种觉悟。
就比如谢尔比说道:“也许不用吧三五年呢,也许再过几个月我们就能技术突破呢?”
他转头看向军工代表,一名厂长摊开手说:“我不敢打包票。”
“尤金上校您怎么看。”谢尔比把目光放到谈判团中唯一的军人身上。
尤金是代表国防部(国防委员会)来的,他在会议上沉默寡言,只是做记录。
因为他的记录是最后要上报中央书记处的。
到时候中央大佬甚至斯大林同志都是要看的。
所以相比于谢尔比,尤金才是这群人里最有权力的那个。
尤金沉着脸说道:“我实话说吧,上面给的底线是中国人提出的要求的八折。如果可以,那就是越便宜越好。有的事情我们不能光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和军事账。”
“美国陷入朝鲜,对我们加速扩充力量是有利的。”
“所以在这方面,上面不希望纠缠太久。不希望一个谈判拖上半年一年,那样即便是谈下了价钱,但是错过的时间就没有了。”
听着尤金这么说,在场众人点点头。
谢尔比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明白了。”
就在谢尔比大概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时,尤金又说道:“不过在和中国人谈判的时候套一套中国人的话。”
“嗯?”
“根据国防部分析,安东空战,中国一个高炮团在十分钟内击落六架美军战机,这绝对不可能仅仅是依靠近炸引信就能取得的成果。”
“想办法把这个信息套出来。如果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从中国人手上买过来!”尤金握紧拳头沉声说道:“他们肯定掌握一种新的防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