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157(第2/3页)
大队长说完又跟他们确认了一下名字。
“你们介绍一下。”
“杜全,21岁,原来是拖拉机厂的。”杜老三先说了。
大队长多瞧了他两眼,拖拉机厂的!
“柴建明,23岁。”这人高高壮壮的,长脸,只说了姓名跟年纪,别的都没说。他没法说,他之前是待业青年,没工作。
他转头问杜老三:“你是拖拉机厂的,算是工人吧,怎么会下乡?”
这不对啊。
杜老三道:“我下头有两个妹妹,家里还有一个下乡名额,总不能让她们去吧。”
“你工作呢,给谁顶了?”柴建明又问。
拖拉机厂可是个好工作啊,工资又高待遇又好,年底还有一堆的分红呢,就是不好进,有学历要求。
柴建明待业的这几年,各个大厂小厂都跑遍了,唉,就是进不去啊。
“没顶,我辞工了。”杜老三道。
柴建明一副看傻子似的看杜老三。
这么好的工作,就辞了?
“没卖?”
这卖了之后跟厂里说让人接班,这多好的事。
杜老三摇头。
大队长听了也是一脸可惜。
另外一个人出声,“我叫吕欣荣,22岁。”这人长得白净,还戴着一副眼镜,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
他脸色不太好。
大队长道:“你们来得急,我们这边还没有知青点,这样吧,等会我带你们去老乡家里,先借住一晚。等明天你们去把户口迁过来,我们这边开会商量看是怎么安排。”
找个能住人的老房子,修整一下,挂个知青点的牌子就行。
红日大队是有电的,但是这边限电。
电压不稳定。
除了大队部跟几户村民家之外,其他人家是没有通电的,通电要花钱的,还在交电费,他们舍不得。
大队长把他们安排到了一个老乡家里,这位老乡家只有二口人,一个爷爷,一个孙子,孙子叫朱家宝,二十岁,跟知青们差不多大。
他家人少,屋子大。
这家人是朱队长的本家亲戚。
“叔,咱们大队来了三个知青,没地方住,您这边屋子宽敞,能在这边借住一宿吗?”朱大队长乐呵呵的打着招呼。
“人在哪呢,我瞧瞧。”朱爷爷年纪大,背驼了,不过人还是很精神的。
大队长把三个知青叫了过来。
朱爷爷瞧了,都是面善的长相,他点点头:“可以。”
阳市,杜家。
杜思苦回家后,杜母这病就好了大半。
“老四,家里有衣服有四天没洗了,你去把衣服泡上。等会泡完衣服去菜市场买点菜回来,”杜母指使着,“你上了班,有工资,这菜你也是要吃的,这菜钱你就出一点。我这几天看病买药花了不少,家里也没什么钱了……”
杜母就一个意思,让杜思苦把掏钱出来用,然后再把家里的活仔细的干一遍。
怎么折腾她怎么来。
等晚点,她还准备要杜思苦多烧些热水,她要好好洗个澡。
杜思苦:“行。”
她正好要出门,去趟贺家。
杜思苦在屋里转了一圈,最后决定住老五那屋,那屋里什么都有,柜子里还一床八成新的干净床单。
杜思苦把行李放下,户口她没带过来,钱放了一点在单人宿舍那边,以防万一。当然,她身上带了一些。
杜思苦去了杜母那屋:“脏衣服在哪?”
杜母道:“都在外头,桶里头。”
“奶奶的衣服也在里面吗?”杜思苦问。
“也在里头。”
满满的一桶衣服,杜思苦倒洗衣服的时候才发现,这洗衣粉也不多了。
她刚把衣服泡好,就听到杜母的声音从屋里传来:“老四,出门再一袋子洗衣服,还要买一瓶风油精。”
“……好。”
杜思苦道,“衣服泡好了,我出门了。”说着去了屋里把菜篮子拿了出来。
“买点肉,要是没肉,买点鱼也行。”杜母的声音接连不断。
“知道了。”杜思苦提着菜篮子出门了。
她一走。
杜母就从把薄被单一掀,从床上下来了,她悄悄出来瞧。
“老杜,你说这老四是不是转性子了?怎么我说什么她都答应了?”杜母心里纳闷呢,这可不像老四的性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