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144(第3/4页)

新车间还得好几个月呢。

不急。

杜思苦:“副厂长,男工手笨,这后面的缝合得手巧的才行。”

包副厂长:“行,到时候给我给你找几个手巧的来。”

好办。

家属院那边,手巧多的是。

“对了,咱们厂长说你的设计方案还没交上去呢,”包副厂长提醒杜思苦,“可不能再拖了。”

又加一句,“做完后,先拿给我瞧瞧。”

杜思苦:“您不是交待我做床垫吗 ?”

哪有那么多时间。

包副厂长:“你先做设计方案,再做床垫,车间那边跟禇老学手艺的事停一停,拖拉机培训班也缓几天。”

“拖拉机培训班?”杜思苦听到这事还有些惊讶,“没开啊?”

“快开了,农机管理站那边的报名名单交上去了,”包副厂长看了眼杜思苦,“今年怎么着厂里也得教出两个能拿到驾驶证的。”

杜思苦:厂长这工资真不是白涨的!

原来有这么多事啊!

正月过后,阳历三月七号。

老五开学了。

这时杜母还没有从娘家回来,杜奶奶现在是一个人在家,杜父不太放心,有时候会让朱婶那边中午帮忙送点菜来。

至于于月莺这个亲戚,他是不指望的。

杜父抽空给大舅子的家具厂打了电话,才知道丈母娘病了,这下便不好催了。

杜母回娘家给亲妈尽孝,他能说什么?

松县,五沟大队。

大队把于强的宅基地还给黄彩荷了,于大伯一家也被大队的干部‘请’回去了。

当然,黄彩荷也没走成。开春了,这边要种油菜,黄彩荷的户口在大队,她得跟着大家一起下地播种赚工分。

于月娥想到那天她妈领着她去大队,她把于大伯是怎么关她的,打她的,不给她饭吃的事全说了。

大队的的狠狠教训了于大伯一顿。

于月娥每敏想到那天的情景,做梦都会笑醒。

活该!

黄彩荷不敢睡主屋,晚上是跟女儿挤着睡的,从昨天开始,她这眼皮就突突的跳,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黄彩荷是想回城里的,可是小女儿不肯。

这天早上,黄彩荷刚起来,于奶奶(婆婆)就过来了。这老太婆不向往日那样板着脸,语气也算和气,“小黄啊,月莺这孩子是怎么回事啊,她爸没了,她怎么也不回来看看?”

月莺?

黄彩荷眉头一皱,“不是跟你说了吗,她找了份临时工的活,要是回来,这工作可就保不住了。”

好端端的,怎么会提大女儿。

于奶奶道:“她爸走了她不回来,过年也不回来,这回头到了清明,总该回来拜一拜吧。”

黄彩荷:“我会跟她说的。”

于奶奶还想说什么,可见黄彩荷一脸不耐烦,就走了。

儿子不在,她跟这个儿媳妇也没什么可说的。而且,这个儿媳妇跟城里的娘家联系上了,要是出什么事,娘家要来撑腰的。

黄彩荷在屋里坐了一会,想着刚才的事。她忽然想到了这老太婆几十年没有音讯的出嫁的女儿,不好。

这老太婆不会想故技重施,把月莺给‘嫁’了吧。

老大家的儿子要娶媳妇了?

黄彩荷心里一沉。

回屋把钱跟粮票这些东西贴身带着,衣服就不带了,都是些破衣服。她想了想,把于月莺的衣服找出来。

“妈,你在干什么?”于月娥瞧见了,进来问。

“给你姐把衣服寄过去,再过两个月天气就要暖和起来了。”黄彩荷说着把衣服包好,于月娥瞧着都是姐姐的衣服,就没再问。

她生怕她妈打包他们娘俩的衣服。

打包衣服,就意味着要走,于月娥不想走,她就要在五沟大队,她才不想去什么姨妈家、姥姥家呢。

那是住别人家,看别人脸色。

“月娥,你去给你姐寄衣服,你去不去?”黄彩荷问。

“我看家。”

黄彩荷走到门外,“月娥,你真这么喜欢大队啊?”

于月娥狠狠点头:“当然了,这可是咱们家!是我长大的地方!”在这里,她是父母宠爱着长大的孩子。

黄彩荷看了于月娥一会,转过头,“我去大队了。”

“妈,快去快回。”于月娥高高兴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