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第3/3页)

然而,弘晖不用他,并不是因为他不支持自己的新政,而是因为,朱轼曾经做过浙江巡抚,与浙江士族交从甚密。

还是那句话,居官“清廉”,做出实绩,并不妨碍他以文会友,结交朋党。

徐元正是浙江德清人,如今已经是浙江文人之首,弘晖请退朱轼,是在给他敲边鼓。

弘晖:“查嗣庭之案审理虽然牵强附会,但先帝有一点没有说错,科甲朋党相互荫蔽,攫取权利,徇私包庇,阻塞视听,已经是不能忽视的症弊。你身为内阁首辅,应该比朕看的更清楚明白才是。”

徐元正心沉到了谷底,皇帝这是在点他呢。

然而,科甲出身之师生同年,本就是天然同盟体,这是连改朝换代都消除不了的弊端,新帝能解除这个弊端吗?

徐元正不敢苟同。

然后,新帝接下来一个动作,让满朝文武官员意识到,他或许不能一下子切除这个弊端,但他确实可以打压科甲朋党势头。

至少浙江科甲朋党势头差不多从根子上给切除了。

新帝遵照先帝生前所下谕诏:停止明年浙江全省乡、会两试恩科。

也就是说,明年春天恩科,没有浙江学子的份儿。

你没有后生力量,等官场上这些老不死的死光了,或者被其他官员给搞下去了,等大清的官场再见不到一个浙江人的时候,浙江文气,还能延续吗?

又要怎么延续呢?

躲进深山里去修史书吗?

修完了不能让世人看见,也就是一堆废纸罢了。

而新帝此举,明里是在整治浙江最盛行的科甲朋党,真意是在为科举改革做预热,就是后来才被人明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