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4/6页)

当时张鹏翮是怎么说的?

“我皇上爱民如子,不惜百万帑金拯救,群生黎民,皆颂圣恩。”

哈,这也是治河多年、素有廉洁之名的前刑部尚书说的话,居然当场给皇上戴起了高帽子。

皇上缺你这顶高帽戴吗?

果然,皇上亲自戳穿了这些大臣的贪婪心思,不过是以开河为名,捞工程款项,毕竟,康熙帝在河工上舍得花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面对康熙帝审视的目光,揆叙无言以对:“奴才愚钝,惭愧非常。”

康熙帝叹道:“官员巧立名目,贪墨河工粮银,朕心知肚明矣,只是……”

“只是太多了,皇上。”德亨继续道:“前几日,河道总督上了今年所需河道修护和新造减水坝所需,修护河道之需比往年只多不少,新造减水坝一丈高,但臣似乎在康熙四十一年的一封奏折中,看到此处已经有一减水坝?臣不懂河务,不敢妄言,此减水坝,是必须否……”

“皇上,您去年南巡,已亲眼看到,黄淮之水已大治,臣就是奇怪,每年,真的需要这么多河工钱粮吗?臣做了比较,每年竟有十之一二国库,都是耗费在河工之上……”

阿尔松阿已经麻了,他与德亨一起看的那些奏折,他一无所感,而德亨……

德亨真的,只是从奏折中,就看出了这么多吗?

还是说,他当真愚笨至此,问题都摆在他眼前了,他还一无所觉。

揆叙就是惶恐了。

河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满朝上下,门儿清的不少,就连康熙帝心里都清楚,但没人敢将事情挑明了说出来。

这个德亨,他是真敢说啊。

还有,皇上明知道河工有差,仍旧将人叫来细问,是不是预示着,皇帝终于,对河工贪墨之事不满了。

天,要变了?

康熙帝的确是不满的。

知道和看到是两码事。

他当然知道河工有贪墨,但他认为河务甚难,不仅要风餐露宿的去监工,还需要懂行的人去治理,去调度,去坚持,这些不是会读书就能行的。

所以,他对河工大员多有优待,就是用额外的“俸禄”激励这些官员们好好干,只要将黄河、运河治理好,没有洪水冲垮农田、毁坏屋舍,没有淤泥阻塞河道,防止通商,这些耗费就都是值得的。

赚的比抛的多,那就是大治。

康熙帝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也知道人心是喂不饱的,但是,胃口能大到这个程度,就是冒犯了。

看着烛火下明晃晃的数字和那惊心动魄的曲线,就如德亨说的:太多了。

有和多是不一样的。

多到已经超出了康熙帝的意料。

我给你的,你拿着,我没给你的,你拿了,就要剁手了。

康熙帝吩咐揆叙道:“明早朝议,着随扈部院大臣俱参议。”

揆叙起身跪倒:“奴才领命。”

康熙帝合上那张图纸,对德亨道:“你跪安吧,明早你也来听一听。”

明天上半天德亨休班。

这下好了,他不用休了,继续当差吧。

德亨走的一步三回头,犹犹豫豫,欲言又止的。

康熙帝心情正糟糕着,见此不由没好气道:“有话就说,没话说就走。”

德亨扭扭捏捏的,道:“我总觉着,只要我走出这个门,就会有人刺杀我。”

康熙帝愣了一下,都不知道是该怒还是该好笑了,道:“普天之下,除了朕,朕看还有谁敢刺杀你。”

看看左右,竟然只有两个阿尔松阿和梁九功做见证,德亨深觉遗憾,不由道:“您看,您能明天将这话对大臣们说一遍吗?”

康熙帝朝他扔了一个折子,大骂道:“滚!”

德亨一个跳脚,麻溜的“滚”了。

啧,皇帝生气就是可怕,赶快走,赶快走。

走了一会,德亨不由侧头问阿尔松阿道:“你跟着我做什么?”

阿尔松阿:“……我也不知道。按说,我该跟你道歉的,但现在又觉着,你根本不需要我的道歉。”

德亨“哼”了一声,抱怨到:“你也太不够意思了,我是相信你,可是你呢,你转头就告诉皇上了,你不会是在监视我吧?”

“我说你怎么会跟我好,原来是监视我。你阿玛就讨厌我,你怎么会喜欢我呢?唉,我早该想到的,今天下午的茶点我不应该吃的,我没跑茅厕拉肚子,真是你宽宏大量了。”